|
|
胡錦濤出席布什舉行的歡迎儀式
|
首先,胡錦濤主席對美國的正式訪問,奠定了中國在現行世界體系中舉足輕重的大國地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迅速將自己從一個置身於現行世界體制之外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成這個體制內至關重要的“利益攸關者”。這次胡布峯會的最重要意義,是凸顯了中美關係已經從根本上超越了雙邊關係的範疇。中美關係的發展,成爲左右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繁榮的關鍵因素。布胡在伊朗和朝鮮核武計劃、反恐、軍控、能源、環境等問題上的交流與磋商,無一不對世界的和平與安全有着重大影響。如何處理中美經貿關係中的問題與摩擦,不但對中美雙邊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而且與整個世界的繁榮密切相關。正因如此,這次峯會才獲得了舉世期盼與關注,而中美之間在重大戰略問題上的廣泛共識,必將對今後世界的格局與發展有着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其次,胡錦濤主席在訪美期間,和美國朝野各界廣泛交流與接觸,表明了中國和平發展的事實與決心。中國的興起,與世界近現代史上其他大國——英國、德國、日本、蘇聯以至美國——的興起有着本質上的不同。這些大國的興起,皆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爲必要前提;其軍隊在全球範圍內的作戰能力,決定了它們興起的速度和範圍。這樣的興起,必然導致大國間的軍事碰撞。而中國的興起,是通過不斷改革開放、並藉此將自己迅速融入現行世界體系之中而完成的。爲了保持快速發展,中國不僅需要不斷地改革內部的政治經濟結構,保持對外開放,以適應外部世界的發展;而且,中國自身的發展對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繁榮起積極的建設性作用。一個和平繁榮的世界,是中國能夠持續發展的最根本保證。中國的興起,必須、也只能夠通過和平發展來完成。正因如此,胡錦濤主席在訪美期間,一再強調中國將通過協商、協調、協作的方式解決爭端,爭取合作雙贏。
事實上,布胡峯會之前,中國便採取了一系列消除疑慮、緩解摩擦的措施:制定更嚴厲務實的政策維護知識產權;進一步開放外匯管制;派出大型經貿代表團赴美,簽訂162億美元的訂單。在事關中國核心利益的、也是中美關係中最棘手的臺灣問題上,中國政府一方面理性迴應“終統”風波,一方面在國共經貿論壇上宣佈15項有利於臺灣經濟的舉措。在第二次胡連會上,胡錦濤主席提出“堅持九二共識,爭取和平發展”的四點建議,爭取兩岸在和平、和諧、合作的基礎上共同發展。這些措施,不但緩解了美國在經貿和匯率等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在臺灣問題上爭得了主動權,更重要的是表達了中國爭取合作雙贏的願望與能力。
再次,峯會的結果,揭示了中美關係合則雙贏的發展方向。中美兩國在政治、經濟、安全等問題上的分歧和摩擦,恰恰表明了中美兩國在這些領域中已經形成了和則兩利、鬥則俱傷的相互依賴關係。任何單方面的制裁措施,非但於事無補,而且對雙方都會造成難以承受的損失。這次峯會期間,中美兩國領導人儘管在一些問題上意見不盡一致,但始終以協商、協調、協作的方式來尋求解決兩國間存在的問題與摩擦,求同存異,避免破裂。這表明,保持密切接觸、尋求合作、不搞對抗已經成爲中美雙方的主流共識。這不僅是維護中美自身穩定和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成爲維護世界和平與繁榮的關鍵。(文/黃靖 作者系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