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4日,湖南省臨澧縣新安鎮村民蘇紅仲站在南撇河大堤上,望着磚廠挖出的7個“天坑”和毀壞嚴重的防洪大堤,既心急如焚又無可奈何,他爲此事奔波了多年,但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他告訴記者:“這兩個沒有辦任何證照、用地取土手續,被縣國土局要求停產轉產的磚廠,至今仍在強行生產,嚴重損害了村民的利益。”
農民利益受損
新安鎮磚廠和化村磚廠建於1984年,位於化村6至9組,屬鎮辦和村辦企業,年產磚800萬塊,均以發包承租方式經營,生產效益良好。
2003年1月,新安鎮政府在明知未辦理任何證照和用地手續的情況下,把鎮磚廠作價24萬元一次性買斷給了化村村民餘志解,經營權15-20年。2004年3月,化村把磚廠以30萬元的價格承租給村民餘志解和陳德清,租期5年。
“由於磚廠不斷取土,1980年分田到戶時人均有1.3畝,現在每人只有4分多了。不僅如此,磚廠買斷和發包後,侵佔了村民的土地,但沒有給予青苗和土地補償,因此與村民發生了不少衝突。”蘇紅仲告訴記者。
2004年3月份,村民江家卓在磚廠挖成的“天坑”裏養魚,由於磚廠要在原地取土,江爲了保住自己養的魚,被磚廠的人打傷。據記者瞭解,被磚廠打傷的還有肖小英、蘇基振等人。
蘇紅仲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磚廠毀壞100畝土地,每畝年僅產250公斤棉花計算,一畝一年就是1500元,100畝5年收入就是75萬元。”
“不僅如此,磚廠還破壞了防洪大堤。垸內住着新安、河口兩個鄉鎮約4萬多人,一旦決口,後果不堪設想。”蘇紅仲對此憂心更重。他還告訴記者,就是因爲原來磚廠破壞了防洪大堤,2000年,六支橋地段就曾發生了管涌,經上千人搶險才保住了大堤。
新安鎮磚廠因爲忽視安全生產,2004年曾導致2名工作人員死亡。
記者現場所見情況正如村民所反映。兩家磚廠周圍已挖出了7個大坑,防洪大堤下挖出了好幾個大坑,兩家磚廠巨大的煙囪正冒着黑煙,加足馬力生產。
磚廠已被責令關停
農民反映的問題是否真實?
記者從2005年3月14日臨澧縣國土資源局《關於新安鎮磚廠及化村磚廠非法佔地取土行爲的調查及處理情況彙報》中瞭解到,2004年7月村民上訪後,縣國土局針對村民反映的情況作出要求:責令兩磚廠禁止在大堤腳5米處取土,不準出現新的坑塘,在禁採區樹立警示牌。
國土局調查發現,兩磚廠一直未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用地,非法佔地156畝,存在非法佔用土地和非法開採礦產資源行爲,並責令兩廠停止取土行爲,恢復耕種並處以罰款。
2005年12月18日,縣國土局針對村民向縣領導反映並作出批示的信件,對村民作出《關於關閉新安鎮磚廠化村磚廠及要求落實土地補償費的答覆》。答覆說明,國土局和鎮政府協商,並敲定最終處理意見爲:化村磚廠於2005年12月31日全面停產,儘快恢復耕種。鎮磚廠於2005年12月31日停止取土,待磚坯燒烤完畢後逐步轉產。
那麼,問題多、村民反映大、沒有辦理相關手續的磚廠爲何至今沒有關閉呢? 5月14日,記者採訪了新安鎮政府領導。
鎮黨委書記郭祖福告訴記者,現在兩磚廠沒有停產的原因是承包人已把錢交了,村裏又欠了債,一下子沒有錢退還,因此暫時還沒有停產。鎮里正在積極申請土地復墾項目,儘快恢復耕地。他還說:“兩廠已辦理了相關手續,現在是從石門把土運過來制磚,磚廠的生產也不影響防洪。”
“兩磚廠至今沒有辦任何手續和證件,國土局多次下督辦函責令兩廠停產,但由於地方政府不協作,所以一直沒有停產。”記者在臨澧縣國土局採訪時,負責處理新安鎮磚廠一事的信訪科負責任人與郭書記的說法截然不同。
“兩磚廠現在還在原地取土生產。”新安鎮村民日前打電話告訴記者。兩個嚴重損害村民利益和生命安全的磚廠到底何時能停產,本報將繼續予以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