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各地縱覽 正文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囂張!以代表用碎紙機粉碎《聯合國憲章》
· 日元持續貶值 物價上漲 日本民眾大呼買不起
· 臺欲效仿俄烏衝突 用無人艇"對抗"福建艦?
· 天津市與中國電信簽署合作協議 陳敏爾張工與柯瑞文邵廣祿一行座談並見證簽約
· 日本政府投9萬億欲挽救日元 遭美國嚴厲警告
· 143國投贊成票!聯大會議通過涉巴勒斯坦『入聯』決議
· 16家企業集中簽約落戶濱海-中關村科技園 發展新質生產力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研討會舉辦
· 地鐵增加車次 助力球迷出行
· 北辰區雙街鎮母親節主題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 忙忙忙 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最新太空畫面來了
 

福建簡介

http://www.enorth.com.cn  2006-06-12 16:38
 

 

  一、福建基本省情及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福建歷史悠久,春秋時稱閩越地,秦時設閩中郡,唐中期設福建經略使,始稱福建。閩江爲最大河流,故簡稱“閩”。南宋時設一府五州二軍八個同級行政機構,又稱“八閩”。福建陸域面積12.14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3.6萬平方公里。現轄福州、廈門、泉州、漳州、莆田、龍巖、三明、南平、寧德等9個設區市,85個縣市區(含金門縣)。2004年末總人口3511萬人(不含金門、馬祖)。福建省情具有以下四個突出特點:

  一是山海資源得天獨厚。福建地處亞熱帶,氣候宜人。全省森林覆蓋率達62.9%,居全國首位,是我國四大林區之一。海域遼闊,全省大陸岸線3324公里,居全國第二位。擁有廈門灣、福州港、湄洲灣、三都澳等衆多優良港灣,可建10—30萬噸級泊位的岸線資源居全國首位。全省擁有可作業的海洋漁場面積12.5萬平方公里,是我國重要的漁場之一。水產品總產量居全國第二位,人均佔有量全國第一。水力資源蘊藏豐富,全省可開發利用的裝機容量1062萬千瓦,居華東各省、市之首,沿海地區還蘊藏着豐富的潮汐能、風能等各種可再生資源。全省境內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86種,其中有工業利用價值的達20多種。福建也是一個特產豐富的省份,福州壽山石雕、脫胎漆器、安溪鐵觀音、武夷山大紅袍、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漳州水仙花、片仔癀等享譽海內外。

  二是人文優勢獨具魁力。福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文化開放。遠在4000多年前,曇石山文化已顯現海洋文明的特徵。近代,廈門、福州位居五口通商之列,馬尾船政文化輝煌一時。可以說,海洋、商貿、開放、移民等因子,早已融入福建人的血液,成爲福建文化特有的稟賦。正是在這片土地上,涌現出許多在中國歷史上有影響的傑出人物,教育家朱熹一生都在福建傳道授業,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書法家黃道周,民族英雄鄭成功、林則徐,近代思想家、翻譯家嚴復,數學家陳景潤,文學家冰心,愛國華僑陳嘉賡等都誕生在福建。在代表我國自然科學界最高榮譽的科學院、工程院兩院院士中,福建籍的有88位。

  福建也是我國著名的僑鄉。閩籍華僑華人遍佈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數達1088萬人。其中新華僑華人有53萬人;在港澳地區的閩籍同胞約123萬人;國內歸僑有12萬人,僑眷近600萬人。截止2004年底,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在我省的直接投資達300多億美元,約佔我省利用外資的70%以上;捐贈興辦公益事業達102億元人民幣,爲福建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人居環境優美舒適。福建依山面海,四季常青,環境質量綜合指數評比居全國前列。福建山青水秀,素有“無山不奇、無水不秀”的美譽,擁有衆多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和自然保護區。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泰寧大金湖世界地質公園、廈門鼓浪嶼、調洲島媽祖文化、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福建土樓文化遺產、上杭古田會議舊址、曇石山古文化遺址、寧德白水洋奇觀、漳州火山地質公園等旅遊品牌影響日益擴大。目前全省擁有13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5個國家森林公園、5個國家地質公園、2個國家旅遊渡假區45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建成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的面積約佔全省土地面積的8%。已建成國家優秀旅遊城市7個、國家園林城市3個、國家環保模範城市1個,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良好環境。

  四是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福建是我國對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南宋和元代,泉州成爲世界最大商港之一,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通商關係,形成了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多次在福建駐泊,從這裏揚帆出海。對外開放是福建一大優勢、一大支撐、一大潛力。福建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目前全省形成了經濟特區、出口加工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園區、保稅區、臺商投資區、旅遊度假區、沿海開放區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福建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往來關係,與19個國家的41個省、市締結了友好城市關係。福建作爲全國綜合改革試驗區,經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經濟市場化程度顯著提高,成爲民營經濟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福建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方針政策,立足實際,發揮優勢,勇於實踐,積極探索,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福建經濟和社會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一——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全省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66.37億元增長到2004年的6053億元,年均增長12.9%,高出同期全國平均增幅約3個百分點,經濟總量在全國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22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11位;人均GDP在全國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23位上升至2004年的第7位。2004年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2.1%(全國爲9.5%人呈持續增長態勢,是1998年以來的最好年份,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

  ——一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改革開放以前,福建作爲海防前線,國家投入很少,工業基礎十分薄弱。1978年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爲36:42.5:21.5。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2004年三次產業結構比例調整爲12.8:48.7:38.5。農業比重大幅下降,工業經濟主導地位進一步提升,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石油化工三大主導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46.7%。第三產業成爲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一——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2004年全省外貿進出口額達475.5億美元,增長34.6%。其中,出口293.96億美元,增長39.l%創歷年最好水平,出口總額居全國第6位。顯示器、紡織服裝、鞋、石材、罐頭、鰻魚等大宗出口產品在全國佔有重要位置。外貿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分別約佔全省出口總值的45%和24%。截止2004年底,福建累計批准外商投資項目35790個,實際利用外資達502.3美元,居全國第3位,實際利用外資約佔全國的1/10。全球500強企業中已有60多家在福建投資近90個項目。

  ——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改革開放以來,我省不斷加快交通、郵電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目前全省綜合配套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已基本形成,基礎設施由滯後型向基本適應型轉變。公路交通方面,去年底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1000公里,居全國第六位,形成了“四小時經濟圈”,從全省任何一個地方上高速路後到達省會城市都不超過四個小時;鐵路方面,溫州至福州鐵路去年動工,福州至廈門鐵路今年動工,龍巖至廈門鐵路爭取明年動工,廈門至深圳鐵路力爭後年動工,江西向塘至福建莆田鐵路爭取“十一五”規劃期問動工,以上項目建成後將形成四通八達的鐵路運輸網;港口方面,初步形成了以廈門港和福州港爲主樞紐,其它港口爲配套的港口羣,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54個,年吞吐能力近1億噸。今後一個時期,我省將進一步做大做強福州港、廈門港、湄洲灣三大港口羣,培育壯大泉州港、漳州港、寧德港,爭取到2010年建成兩個吞吐量達億噸的大港,全省港口年吞吐量達3億噸以上,到2020年建成三個吞吐量達億噸的大港,全省港口年吞吐量達6億噸。航空方面,擁有廈門高崎、福州長樂兩個幹線機場和晉江、武夷山兩個支線機場,去年又增加了連城冠豸山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1826萬人次,已開闢國內外航線200條。電力方面,2004年全省裝機容量達到1547萬千瓦,其中火電、水電差不多各佔一半。近期福建還將陸續建設龍巖坑口電廠、嵩嶼電廠二期、寧德可門火電廠、江陰火電廠、華能福州電廠三期、後石電廠三期等一批電力項目,“十五”後兩年和“十一五”期間,全省將增加1000萬千瓦左右的發電裝機容量。通訊方面,2004年全省每百人固定電話36.3部、移動電話32.4部,居全國前列。所有城鄉都可以直接撥通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區間電話。

  ——一各項改革全面推進。近年來,我省陸續出臺了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行農村稅費、集體林權制度等項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等一批政策性文件,使經濟發展和投資經營的環境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系逐步健全。據有關部門測算,福建省的市場化程度在全國排名第三。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基礎教育得到加強,提前兩年實現教育“兩基”目標,全省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4%。高等教育發展迅速,2004年全省高考錄取率達70.6%,廈大、福大等高校進入全國“211”大學行列。全省科技專業技術人員近60萬人,據科技部公佈的全國科技統計監測,福建科技進步綜合評價位居全國第6位。文化事業進一步創新和繁榮,羣衆體育廣泛開展,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不斷髮展。廣播影視工作取得新成就,全省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爲96.5%和97.8%,有線電視入戶率居全國前列。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連續14年完成國家下達的人口控制指標。

  ——一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顯著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2004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0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4080元,增長9.3%。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96億元,增長14.7%。城鎮居民的恩格爾係數由1997年的52.8%下降到2004年的41.6%,農村居民的恩格爾係數由1997年的55.1%下降到2004年的46.7%。全省居民平均期望壽命達到74.3歲,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3歲。

  二、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和實施情況

  根據全國區域經濟發展佈局以及福建自身區位特點,立足全國發展大局和祖國統一大業,去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海峽西岸經濟區這一概念就是相對於海峽東岸臺灣而提出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是以福建爲主體幷包括周邊地區,地域分工明顯、經濟聯繫緊密、中心城市支撐、市場體系統一、要素流動集聚,具有自身特點和獨特優勢的區域經濟體。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就是要發揮福建的優勢特別是獨特的對臺優勢,進一步密切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項交流,增強臺灣民衆對祖國的認同感和向心力;進一步發揮閩籍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衆多的優勢,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成中國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兩岸三地經貿合作與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區和促進祖國統一的重要基地。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這一戰略提出後,在全省人民中迅速形成了廣泛共識,得到了中央領導的支持與肯定,在海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

  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總體目標是,建立開放型經濟新格局,形成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開創統籌協調發展新局面,以推進城鎮化實現城鄉和地區協調發展,以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實現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以生態省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全面繁榮新成就,年均經濟增長速度保持比全國高1—2個百分點,比全國提前3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率先實現現代化。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主要任務集中體現在構建九大支撐體系上:

  一是構建競爭力強的產業支撐體系。推動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羣,建設海峽西岸製造業基地。壯大電子信息、石化、汽車、船舶、工程機械、電力等戰略產業,提升林產、紡織服裝、建材、冶金、電機電器、輕工等傳統產業,發展光電、軟件、生物製藥、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加快藍色產業帶、綠色產業帶、高優農業產業帶發展,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旅遊、物流、金融、會展等服務業發展平。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推動海陸經濟互動發展。

  二是構建現代化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建立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開發廈門灣、福州港、調洲灣及三都澳港;建設贛龍、溫福、福廈、廈深、龍廈、向莆等鐵路;完善“三縱四橫”高速公路網和“八縱九橫”省級幹線路網;提高空港體系的運營能力。推進“數字福建”建設,建立現代化信息傳輸網。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和佈局,建立可靠的能源保障體系。加快建設城市和農村基礎設施。

  三是構建統籌協調的城鎮支撐體系。壯大中心城市,發展縣域經濟。發揮福州省會城市的帶動作用,凸顯服務全省發展的帶頭效應;發揮廈門經濟特區的龍頭作用,凸顯先行先試的輻射效應;發揮泉州僑鄉工貿城市的先導作用,凸顯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示範效應。發揮漳州、莆田、寧德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承接、傳導作用,促進沿海城市帶的形成;發揮南平、三明、龍巖在拓展內陸腹地中的樞紐、通道作用,實現共同發展。

  四是構建以人爲本的社會發展支撐體系。着力建設人才聚集區,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推進教育現代化,強化公共衛生,發展先進文化,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五是構建外向帶動的開放支撐體系。構築閩臺產業對接、通商貿易、企業營運、旅遊休閒、科技文化交流等五大合作基地。搭建閩港招商、基礎設施與公用事業、中小企業、金融、貿易、旅遊、物流、人才等八大合作平臺,推進閩澳在商務、中小企業、旅遊和服務業四個方面合作。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和質量,促進外貿出口持續穩定增長。

  六是構建互利共贏的協作支撐體系。加強與兩大三角洲及內陸省區的經濟聯繫,在區域交通、市場、信息、旅遊、環保等方面密切協作,互利共贏。

  七是構建可持續的生態支撐體系。推進生態省建設,努力形成生態良性循環、資源合理利用、生態效益型經濟發達、山川秀美的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八是構建安全可靠的防災減災支撐體系。完善防洪、防風、防火、防病蟲害、防震、防地質災害、蓄水、中尺度災害性天氣預警、沿海防護林和主要流域生態公益林等防災減災體系,全面提高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九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管理協調服務支撐體系。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就業服務,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促進社會安定穩定,切實維護羣衆利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從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實施一年多來的實踐看,這一戰略構想符合中央的要求,符合福建發展的實際。2004年,福建的區域經濟競爭力不斷增強,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達到了1998年以來的最好水平。今年以來,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國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今年1—4月,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0.8%,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0.3%,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5%,外貿出口增長19.6%,合同利用外資(歷史可比口徑)增長9.5%,財政總收入增長23.7%。當前,全省新一輪發展的基本構想、基本思路、基本態勢、基本格局正在形成,發展的信心、發展的氛圍、發展的意識進一步增強,正呈現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良好態勢。

  三、福建獨特的對臺優勢和閩臺經貿合作情況

  福建與臺灣一水相連,隔海相望,自古以來兩地聯繫十分密切,福建開展對臺工作有着獨特的優勢。

  一是地緣近。閩臺在地理方位上存在特定的依臨關係。臺灣海峽一半以上水域深度在50米左右,最深處不超過100米。福建平潭縣距臺灣本島僅68海里。由臺灣當局管理的福建的金門島,距福建晉江市金井僅4.3海里。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政府統一臺灣,都是從福建起兵的。

  二是史緣久。歷史上,臺灣與福建有600多年隸屬關係,閩臺自古是一家。從宋朝在臺灣設立行政機構之後在1885年臺灣單獨建省之前,臺灣一直歸福建省管轄。1885年臺灣建省,叫“福建臺灣省”,重要文件通過福建轉報。另外還享受福建省的“轉移支付”,從1886年起,每年給白銀44萬兩,連續給了5年,共220萬兩。

  三是血緣親。臺灣同胞中80%祖籍在福建。目前在臺灣的福建同鄉會有147個、宗親會126個,遍佈臺灣21個縣、市。1985年以來,閩臺兩地通婚有68000多對,約佔祖國大陸的1/3。

  四是語緣通。臺灣通用的方言是福建閩南話。閩南方言是福建的廈門、漳州、泉州自古至今使用的方言,隨着歷史上閩南移民東渡臺灣而傳播到臺灣。目前臺灣島內使用閩南話的人口占全省80%,閩南話通行於臺灣全省大部分地區。

  五是文緣深。臺灣的民間習俗、信仰、戲曲、藝術等都是從福建傳承過去的。如梨園戲、高甲戲、歌仔戲(薌劇)、南音、答緣鼓、錦歌、布袋戲,都是用閩南話說唱的,而莆仙戲、東鼓戲、閩劇等也都是來自福建。來福建投資興業的臺胞,很快就能融入當地社會,他們將子女直接送到當地的學校,用我們的教材,接受我們的教育。

  六是俗緣同。臺灣同胞信奉的神袛,如媽祖、保生大帝、開漳聖王、清水祖師、臨水娘娘等都是福建土生土長的神格化歷史人物。其中,臺灣民衆最信奉的媽祖就源於福建莆田湄洲島人1997年湄洲祖廟媽祖全身巡遊臺灣,歷時100天,行程一萬多公里,參拜的人數近千萬人次。臺灣民衆普遍尊奉的觀音、關帝、土地公等,雖不原產於福建,但卻是從福建二傳到臺灣,並按福建的習俗祭祖的。

  七是商緣廣。閩臺之間商貿往來十分密切,從未間斷。即使在兩岸軍事對峙時期,仍然是“人不通船通,商不通貨通”兩地漁民經常在同一海區作業,“船頭撒漁網,船尾拉家常”。

  由此可見,福建與臺灣源遠流長,關係密切。福建在對臺工作中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改革開放以後,中央把福建作爲對臺經濟工作的重要基地,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設立了廈門經濟特區,杏林、海滄、集美、馬尾四個臺商投資區,福州、漳州兩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和35個臺灣漁船停泊點。自1985年起,我省先後有8所大學獲准招收臺灣大學生,截止2004年底,已累計招收2821名。1997年中央批准福州、廈門港與高雄港開通海上試點直航。2001年批准福建沿海地區與金門、馬祖、澎湖開展直接往來。2004年又批准開放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旅遊。這些既是中央重視和支持福建開展對臺工作的重大決策,也是我省全方位、多層次開展對臺工作的有利條件。福建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對臺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把對臺工作作爲一項全局性的大事來抓,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以經促政”、“以經促統”的對臺經貿策略和“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對臺經濟工作原則,不斷拓展閩臺合作領域和方式,對臺經貿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福建已成爲兩岸經貿合作的重要地區。

  一是臺商投資。從1981年第一家臺資企業在福建落戶到2004年底,全省臺資企業累計達到8082家(不含從第三地轉投資),累計實際到資103億美元,分別佔大陸吸引臺資的12.6%和26.1%。目前,福建已成爲臺商投資大陸最密集地區之一。

  二是閩臺貿易。截止2004年底,閩臺貿易累計總額360.6億美元,佔祖國大陸的13.2%。其中2004年全省對臺貿易總值43.5億美元,同比增長22%。對臺海上小額貿易和臺商海上郵包快遞都是福建對臺特色之一,臺灣漁民或中小商人直接來我省沿海指定口岸同我對臺貿易企業進行的有一定限額(每船10萬美元)的進出口貿易,至今累計總額4億美元左右;目前我省不少臺商通過海上郵包,把一些臺資企業生產所需的機器零配件、原輔材料以及個人生活自用物品,從臺灣進貨經臺灣海峽直接發運過來,不必經過香港等地中轉,既省時便捷,又節省費用。

  三是農業合作。閩臺兩地地理環境相似,農業合作條件得天獨厚。福州、漳州兩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成爲臺商投資農業的熱點地區,內陸山區農業利用臺資勢頭良好。截至2004年底,我省累計批准農業臺資項目1600多個,合同利用臺資19億美元,實際到資11.5億美元。全省引進臺灣農業良種2500多個,引產進先進與實用技術800多項,先進設備5000多臺套。

  四是交流交往。1997年4月國務院批准福州、廈門港與臺灣高雄港開展海上集裝箱班輪試點直航。閩臺之間頻繁的交流聯繫大大促進了人員往來。自1987年以來,來福建探親訪友、尋根謁祖和經商貿易的臺灣同胞累計超過600萬人次。現在每年來閩探親、旅遊、參訪的臺胞超過35萬人次,約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在閩常住的臺商及眷屬超過10萬人。每年停靠我省沿海的臺輪有1萬多艘次。

稿源 北方網 編輯 欒鍵
呢稱: 輸入答案: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財經頻道 ·體育頻道
新股申購:山東如意(002193) 武漢凡谷(002194)
新股中籤:中國中鐵首發A股網上發行中籤結果
張道達:老法師看盤 等待決定性一刻(11月26日)
天津新20項重大工業項目陸續啓動 總投資1088億
天津福利彩票雙色球全國開獎公告第2007138期
續談雅帥 歐洲選外援 泰達加速新賽季準備工作
盧彥何楊吳澤上榜 泰達一線隊掛牌名單增至七人
易建聯"撿"1個籃板保證勝小牛 贏回小K教練信任
火箭狂勝掘金止住連敗 姚麥發威祕訣賽前"密談"
世預賽20強抽籤揭曉 中國不幸進入“死亡之組”
·科技頻道 ·娛樂頻道
考古專家“破獲”7000年前少女遇害案
“中國第一幅月圖”完美亮相(圖)
月球“玉照”將公佈 中國航天測控獲四大突破
受詛咒寶石在英國展出 歷任主人連遭噩運(圖)
科學家揭開雄性進化更快之謎:遺傳方式簡單
蔡少芬陳法蓉買傢俱築愛巢 斷背戀情曝光(組圖)
《南京!南京!》劇照曝光 女主角秦嵐自嘆賠錢
小S再產一女 小Lily像極了小S小時候
亂彈《色,戒》——無人不冤 無情不孽
小S生完嘴饞 黑人范瑋琪帶甜甜圈探望(圖)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