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個方隊參加了彩排,每個方隊橫渡珠江花了20多分鐘。

第一個上岸的女泳民是市公安局警花,姓張,今年24歲

來自增城的小劉在下水碼頭上被易拉罐拉環刮傷了腳。他是醫療點接收的三名傷者之一。

林樹森同志與市領導率領市民精神抖擻走向渡江碼頭。
昨日上午,廣州市民橫渡珠江活動彩排在中大碼頭至星海音樂廳之間的江面舉行,由1200名市民組成的21個方隊參加了彩排,每個方隊游完珠江花時20多分鐘,21方隊僅用1個多小時。林樹森同志和市領導凌偉憲、薛曉峯、李卓彬、甘新等參加了活動,林樹森第一個撲進珠江。
上午9時多,現場指揮部各就各位,泳民在中大碼頭附近集合。
10時30分左右,珠江兩岸圍觀羣衆越來越多,海印橋、廣州大橋都站滿了人。
市直機關率先入水
11時15分,動感音樂中水上摩托艇表演揭開了彩排序幕。
11時40分,隨着彩排活動主持人、市政府祕書長陳國宣佈彩排正式開始,林樹森和凌偉憲、甘新等率領的市直機關方隊首先從中大碼頭下水,徑直向終點游去。
12時5分,市直機關方隊首先抵達終點,林樹森第一個上岸。女泳民中第一個上岸的是市公安局的警花,姓張,今年24歲,她說很舒服!因爲水流一直很平緩。
12時40分,最後一個方隊也順利抵達,由於安全、衛生等後勤保障工作落實到位,彩排歷經1個多小時順利結束。
絕大多數泳手上岸後顯得輕鬆,面對着長槍短炮和連珠提問,回答最多的是“一點都不累!”“很舒服!”“珠江水幾乾淨!”
醫療點收了3個傷員
急救醫療點就設在上岸碼頭旁邊,由中山二院的醫護人員提供救援。在歷時1個多小時的時間裏,醫療點共接收了三名傷者,全是男性,均爲皮外傷。
第一個傷者是一名中年男子,他的左腳板被劃了一道約2毫米深、2釐米長的裂口。負責治療的醫生說,傷者自稱是在家裏受傷的,本來已作簡單處理,渡江時傷口在水中裂開。這名男泳手對自己的傷勢不願多談,一包紮完畢就匆匆離開,醫生追在他後面喊,“記得去醫院檢查!”
另外兩人也是傷在腳部,他們分別是在下水和上岸時被劃傷的。其中,來自增城市的小劉說,他是在下水前被易拉罐拉環刮傷的,“下水碼頭上還有很多亂扔的易拉罐”。現場一名男醫生表示,三個人的傷勢都比較輕,只需作消毒和簡單包紮。
1人中途上了救護船
12時30分左右,最後一個由市政園林局組成的方隊正式下水,可方隊僅游出了幾十米後,就有一位男子向停在旁邊的救護船的工作人員求助,救護人員發現後,馬上有一人跳下水去,並迅速向他扔出一個救生圈,隨後,該男子在救護人員的幫助下,爬上了27號救護船。上船後,工作人員立刻給他遞上了一瓶水,該男子喝完水後,就坐在救護船上休息,大約半個多小時後,隨船上岸。在整個過程中,岸上醫護人員沒有上船救護。一位在陸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可能是該男子沒有做好游泳前的熱身準備,心理緊張,下水後不太適應造成的,休息一下身體已無問題。
50年前遊珠江今觀陣
此次橫渡活動吸引了上萬名觀衆,張婆婆特意從羅崗區趕到二沙島星海音樂廳外的珠江邊,興致勃勃地“觀陣”彩排,“我50多年前就參加過暢遊珠江的活動,那時我才17歲,今年我都72歲啦。那時我在市體委工作,聽說有組織遊珠江活動我第一個報名。當時下水點在赤崗附近,一直到珠江泳場才上岸,我們遊了差不多3公里。那時岸兩邊也沒旌旗、綵帶什麼的,就是幾艘小艇在兩邊保護。今天我特意一個人趕過來,就是想找回多年前的感覺。”
家住二沙島的美國人Kevin May告訴記者,他來廣州工作已經5、6年了,一直住在二沙島,親眼見證了珠江由黑臭逐漸變得整潔的過程,“希望游泳活動能夠經常舉辦,有機會我也報名參加。”
領導話感受
“很好、很好!”
林樹森和凌偉憲都連用“很好”來表達自己橫渡珠江的感受。
12點10分,林樹森、凌偉憲、甘新等到達星海音樂廳前的臨時碼頭。登上水平臺後,他們披上工作人員遞來的白色浴巾,快步經由棧橋走到岸上。
“林書記,遊珠江感覺怎麼樣?”面對成羣記者的追問,林樹森笑着回答說:“很好、很好!”已率先於昨天下水試遊的凌偉憲也說“很好”。隨後,領導們分別乘車離去。
“橫渡珠江”今明兩天接受報名
廣州市體育局昨決定,將在今明兩天(週日週一)接受社會公開報名橫渡珠江。
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廣寧日前強調,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凡是達到標準的,均可參加橫渡活動。
報名測試時間:今、明上午10時至下午3時
報名地點:天河體育中心遊泳館,現場報名測試
預約報名電話:38796570、38796635
報名證件:攜帶身份證(原件)、半年以內二級以上醫院的有效體檢合格證明,並自備泳衣、泳帽
報名必備條件:適合年齡(18歲~60歲)、具有合法身份、身體健康(不得有心臟病、高血壓病、皮膚病等不宜開展大負荷運動及游泳運動的疾病)、具有連續遊2000米的游泳技能、參加人員須自願簽訂聲明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