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馬因為盜用信用卡而多次受到警察『關照』。這是2003年一間當地網站對他的報道
沙馬大學畢業時,和妻子和女兒在一起。他說,出獄後自己會『潔身自好』,多陪女兒
網絡『竊賊之父』年方二十 網上騙取用戶信用卡款項花天酒地
用電郵套取信用卡信息 十萬電郵中總有一百人上當
盜取個人信息在美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比如直接偷錢包或郵筒等。可是,紐約皇後區的年輕竊賊布倫特·沙馬卻在網上開闢了一個『新天地』。
近年,聯邦經濟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已經投資了數百萬美元對一些『盜賊』網站進行監控,來自世界各地的成千上萬的『不良用戶』聚集在這些問題網站上,交流盜取個人信息的『經驗』,以及出售和購買身份信息。沙馬以前正是這些網站的常客,他成功實踐了在這裡學到的『知識』,並將其演繹成了『經典教材』。
負責沙馬案的一名檢查官說,『沙馬或許只是第一批網上竊賊之一,但肯定是被抓的其中之一。他的作案手段現在還有很多人在用。』
算不清有多少『進賬』
根據調查人員的不完全統計,到第三次被捕時,當時年僅20歲的沙馬在短短幾年的『職業生涯』中,已經有了15萬美元(約124萬元人民幣)的非法現金收入,還有若乾實物。他向『賊友』們學會了如何在網上騙取用戶的信用卡賬號,再修改持卡人信息,然後將其中款項歸至自己名下,花天酒地地揮霍。
今年22歲的沙馬說,他一直沒有仔細算過自己有了多少『進賬』。多次成功騙取別人的經歷讓他忘乎所以,自我膨脹。他說,『我不知自己總共搞到了多少錢,不過我記得效率最高的一次是在一天半的時間裡,騙到了2萬美元。第一天忙了三個小時,第二天又忙了三個小時,2萬美元就到手了。』
沙馬一家後來搬到了佛羅裡達,不過大部分時間他都是一人呆在紐約,他花錢就像火箭燒燃料一樣。他說,『我住過曼哈頓的每一間五星級酒店。我妻子家附近的文華東方酒店是最好的酒店,我也去過。在那裡一夜大約要花3500美元。』他補充說,『你賺的錢多了,生活方式和風格也就變了。』
沙馬的妻子說,到公園玩時,沙馬從來不搞那些騎馬射箭的事,卻喜歡賭博式的碰運氣的游戲。『他總能找到獲勝的竅門。』她回憶說,2004年夏天,有一次,沙馬拿了27000美元現金到了她的公寓,讓她保管一夜。第二天,他過來拿走了錢並買回了一部嶄新的 Acura RSX跑車。
『網上圈錢太容易了!』
早在2002年,沙馬就開始憑著一部電腦和從網上學來的對網上商務的深刻理解,利用互聯網安全的漏洞和人們的善良心理,破解他人信用卡信息。讓人側目的是,正是這位老兄開創了網上偷盜信息的經典手法:狂發邀請郵件再建立虛假網站,誘騙那些不設防的用戶。這一做法如今依然大行其道。
他說,在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後,網上圈錢對他來說成了一件易如反掌的事。他用一種街頭混混的耍酷口吻跟記者說,『毫無疑問,做這事有癮。每次出門的時候,我都擔心自己會犯事。因為花上300塊,就能賺回來幾千塊,簡直太容易了。』
回到監獄的沙馬努力想為自己的罪行找一個原因。一會兒說自己想開高利貸銀行,一會兒又說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游戲,他還年輕,沒把問題想清楚。他還怪這事太容易,來錢太快了。『根本沒有挑戰,一點挑戰也沒有。』
可是,對他來說這麼容易的事到受害人那兒就不同了。他們的信用卡糊裡糊涂地為別人付了賬,銀行裡存款也會突然不翼而飛。受害人的被騙情節大致相同,只是都缺少了一個『主角』,沙馬的被捕終於讓真相大白。
『釣魚』掘得第一桶金
他的『職業』生涯是從『釣魚(phishing)』開始的。他花了60美元從一個賊友那兒買了一套程序,用來搜羅美國在線(AOL)上的用戶郵箱,然後批量發送電子郵件給他們,套取他們的個人或財務信息。他說,自己很喜歡美國在線,因為美國在線的用戶大多是互聯網新手,大多只是在那兒聊聊天。
他設法弄到了10萬個電子郵件地址,並給他們發了一份經典郵件,『我們很遺憾地通知您,由於最近系統出錯,您的賬戶信息被刪除了。』接下來,郵件指引收信人到指定的網站進行補救。
這個網站是沙馬按照美國在線的風格和感覺設計的,網址也是假的。網站上設計了表格,要求用戶把什麼都填進去,包括姓名、地址、社會保險卡號、出生日期、信用卡號、有效期以及發卡銀行等。吊詭之處在於,當用戶填好信息按『提交』鍵時,信息就跑到了沙馬的電子郵箱裡。收到信,他就可以去購物了。
調查人員稱,沙馬發出去的10萬封郵件中,有大約100人上當受騙,把秘密信息發給了沙馬。而沙馬則說,大約有250到300人回復。
之後,沙馬的作法越來越精確而有誘惑力。他把受害人的錢『轉』到自己賬上的超強能力讓他在賊網上名聲大噪。他曾經在網上留言說,『我一直在從他們的賬上取錢』,而且還貼出了兩個受騙人的信息以自我炫耀。沙馬說,『事情問題充滿著挑戰,比如,你會想,乖乖,還能再往前邁一步嗎?』
多次被抓『賊心不死』
2002年9月19日,佛羅裡達州73歲退休物理老師羅伯遜收到了沙馬發出的10萬封信中的一封,並掉進了沙馬的陷阱裡。他說,『我是一個電腦新手。填完表後,我總感覺不大對勁。直到信用卡公司打電話給我,我纔意識到自己犯了大錯。』沙馬用他的錢在布法羅買了一臺價值3000美元的Eltron 條碼打印機。羅伯遜立刻取消了信用卡並報警。
僅僅一個多月之後的11月8日,美國郵政檢查員彼得穿著郵遞員的服裝到了沙馬父母的家裡,帶去了一個昂貴的跑車配件。這是沙馬再次用竊來的錢訂購的。當沙馬亮出自己的身份並簽收郵包時,其他檢查人員和紐約市警察一擁而進,將其逮捕。
警方從沙馬父親家地下室裡搜到的東西有一臺電腦,兩部數碼相機,一個掃描儀,大約500張帶有磁條的空白身份證,兩張海軍陸戰隊身份證(上邊是沙馬的姓名和照片),還有一部更新款Eltron打印機。他的電腦上存有全美各地成百上千人的個人信息。
彼得說,『他對警方的調查配合得讓人吃驚,他對自己的行為非常自豪。』在隨後的兩年中,皇後區警方經常接到群眾舉報沙馬的電話,於是不止一次地前去『拜訪』他。
2003年5月,沙馬再次被捕,因為他又在亞馬遜網站套取用戶賬號信息,通過eBay和Yahoo拍賣網站非法購得多件物品。他還委托一個朋友的父親代為收取包裹,並送給他一部數碼相機作為報酬。
4個月後,沙馬在第一宗起訴中被認為青少年,避免了重罪判罰;在第二宗起訴中,則被判偷盜個人信息以及非法持有個人信息兩項重罪。2003年11月,他被判五年察看以及350小時社區服務以及返還5000美元非法所得。可是,2004年1月21日,他又再次活躍在網上,並要『尋找合作伙伴』。
2004年夏天,調查人員開始把若乾其它州信用卡用戶的受騙投訴連在了一起,他們被騙的金額達數萬美元。警方迅速確定了行動方案。2004年10月,當他再次接收郵政包裹時,被偽裝成投遞員的檢查人員再次抓捕。警方對其地下室的搜查發現了若乾用戶的信用諮詢公司報告、各種手寫的信用卡賬號和社會保險號。警方還搜到了他打印出來的在網上購買FirstUSA和MBNA信用卡時的談判記錄。
沙馬稱,就在他最後一次被捕之前,他經常使用佛羅裡達州一名飛行員的信用卡。警方找到的收據顯示,沙馬利用虛假的身份證,在一個下午就揮霍了5500美元,全由飛行員的信用卡支付。這名飛行員後來回憶說,『這真是很恐怖的事,感覺自己的隱私被人侵犯了。』
妻子稱『電腦是魔鬼』
到八月份,沙馬會迎來假釋聽證,問題的關鍵在於,出獄之後,他還能回歸到粗茶淡飯的日子嗎?沙馬本人稱,他已經下定決心潔身自好,讓自己的『專業知識』過時無用。『我要多跟女兒在一起,過上一兩年的安穩日子。到那時,一切都變了,我再想走回頭路也很難了。』
這也正是沙馬的妻子、21歲的達摩裡思所擔心的。她正在忙著撫養他們一歲的女兒,根本沒時間上網。她說,『我討厭電腦,電腦是魔鬼。』他的妻子說,她相信,誘惑會一直存在著。『我的確非常擔心,因為——雖然不是說我認可,但我理解沙馬的心理。』她說,『一般人每天都要拼死拼活地工作八個小時,纔賺得一份低微的收入。可是他自己卻能在電腦上只花半個小時就能賺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