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前冒充央視體育中心主任馬國力以同樣手段行騙被判刑
假『郎昆』露出真面目
正當外界對假郎昆案議論紛紛時,『騙子』卻沒有停手,繼續對名人行騙。7月25日下午,著名作家瑪拉沁夫也接到了『郎昆』的電話,邀請其參加活動,交點兒個人所得稅後就可以獲贈一臺筆記本電腦。
經秘密查證,專案組確定此『郎昆』正是警方要找的嫌疑人。專案組立即安排一民警扮演秘書小梁與『郎昆』聯系。
7月29日9時,『郎昆』給小梁打來電話說下午1時開始領電腦,並稱自己沒時間,已安排工作人員辦這事,交錢的地方定在朝陽賓館。專案組立即著手制定抓捕方案。小梁則如約去賓館等。
13時10分,一名中年男子走進賓館大堂,往服務臺走的過程中,眼神不斷掃向小梁,其身形外貌很像監控錄像裡的那名工作人員,大概過了1分鍾,該男子並沒有上前和小梁聯系,就匆匆地離開了賓館。蹲守在外面的民警發現,走出大門約10米,該男子就開始打手機,這時小梁的手機響了,『郎昆』說自己的工作人員有事,得1個小時後纔能來。專案組當機立斷對這名男子實施抓捕,民警當場從男子褲子口袋裡搜出一張抄有很多知名人士電話號碼的紙。
騙子並非娛樂圈內人士
該男子名叫馮燕賓,系北京市海淀區人,曾當過工人,後於2000年11月,因冒充中央電視臺體育中心主任馬國力,3年間作案40多起,詐騙10萬餘元,被崇文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年,今年2月剛被釋放,目前沒有工作。並非像之前一些媒體報道,騙子乃娛樂圈內人士。
他很快就交待說,他是通過看電視了解到郎昆是中央電視臺的著名導演,認為郎昆與名人交往很多,在文藝界有一定權威,遂決定冒充郎昆進行詐騙。從今年5月開始,他通過114查詢臺獲得了中央音樂學院等單位電話,並以郎昆的名義從各單位騙取知名人士的聯系方式,隨後打電話邀請名人參加所虛構的中央電視臺與聯想集團共同舉辦的活動。他還利用時間差一人演雙角,既扮演打電話的『郎昆』,又當取錢的工作人員。
其實馮燕賓在落網前,已經看到了報紙上登的有關假『郎昆』詐騙新聞,知道警方已經立案調查了,所以心裡有些打鼓。但出於僥幸心理仍然繼續行騙。記者看到,假郎昆隨身所帶的紙上寫有很多名人的電話,一些單位在他的欺騙下,把許多名人家裡的電話都告訴他了。
假郎昆專騙前輩級名人
偵查員說,馮燕賓的聲音和郎昆有相似的地方,都是男中音,鼻音比較重。加之他蒙騙的一些名人平時與郎昆接觸並不多,而且歲數較大,防范意識差,因此很難識破假郎昆的聲音。據悉,6年前他冒充馬國力,也是通過電話模仿他的聲音,以買電腦需要繳稅為名進行詐騙,一些體育界大腕因此上當受騙。
此次馮燕賓欺騙的大多數是60歲以上的文藝圈前輩級名人,主要是擔心怕人識破,而詐騙老年人覺得就算被識破還可以跑掉。在接到作家秘書小梁的電話後,他覺得有點害怕,因為對方是一個年輕人,在見到小梁後,他發覺情況不對決定放棄,可最終還是沒能逃過去。
部分名人沒有承認被騙
警方調查時發現,馮燕賓交待曾詐騙過的一些名人,並不承認其曾經受騙。目前能夠核實的只有蘇叔陽、金鐵霖和韓美林3位名人。
據分析,這些名人被騙後之所以不願意聲張,主要是擔心名譽受損。而且大多數名人接到假『郎昆』的電話掏錢買電腦,有的也是看在郎昆是央視主任的面子上。有些被騙者曾經打過郎昆的手機想核實,但郎昆的手機當時恰好呼叫轉移。
警方分析,一些名人上當,也是因為騙子設計環環相扣,比如參加活動肯定會獲贈禮品,而且名人的納稅意識比較強,他們也查過電腦型號,知道應該納稅的數額。
有關人士說,這個在京城歷史上可以算得上『經典』的騙局,起碼可以說明:一是中央電視臺導演有非常高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二是相信天上掉餡餅而上當並不是普通百姓的專利。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一旦遇到類似情形,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記要找相關單位核實清楚,此外不要輕易將朋友的聯系方式告訴他人。如被此案所提及的『郎昆』詐騙過,請盡快與東城警方聯系,聯系電話84081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