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天津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有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就業再就業配套文件,形成具有天津特色的就業再就業政策體系。按照國務院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通知》,優惠政策的執行時間由2005年年底延續到2008年;政策扶持範圍由國有企業下崗職工擴展到集體企業;稅收減免政策進行了調整,較之過去更合理更具有操作性。
1年內社保補貼新增3萬人
原來發放《再就業優惠證》只限於國有集體企業下崗失業人員,現在擴大到國有企業嫁接改造爲三資企業的失業人員,這項政策的實施將有5萬人受益,本市今年上半年發放《再就業優惠證》2.31萬個。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的人員範圍,由困難企業的大齡下崗職工,延伸到大齡失業人員,這項政策年內將有3萬人受益。
2 3000低保人半年領走千萬鼓勵金
本市鼓勵自謀職業政策的範圍由原來的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擴大到享受城鎮低保人員。今年上半年,本市有3200多名享受城鎮低保人員自謀職業領到鼓勵金1000多萬元。同時,對零就業家庭、單親母親等困難家庭人員就業,將各項優惠政策疊加,給予重點援助。
3 5000公益崗人有了工傷險補貼
2003年,本市在全國率先實施了對困難企業從事靈活就業下崗職工、公益性崗位從業人員給予養老、失業、醫療三項補貼;對服務型企業、商貿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給予養老、失業兩項補貼。新出臺的政策,對從事協管員公益性崗位的人員,增加了工傷保險補貼,5000多人直接受益。
4商貿服務企業每人免稅4800元
本市商貿企業、服務型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調整爲按實際招用人員數量定額,依次減免營業稅、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定額標準爲每人每年4000元,可上下浮動20%。本市採取了向上浮動20%,每人每年免稅限額4800元,比去年人均減免稅3617元高1183元。
5上半年解決拖欠職工債務
4.42億元爲解決特困企業職工安置,本市實施困難企業整體分流安置職工政策。對退休人員全部託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給予相應的醫療保險待遇;鼓勵“4050”人員實現靈活就業,給予養老、醫療保險補貼到退休等。截至上半年,本市解決了拖欠職工的工資、保險、醫藥費等債務4.42億元。
6 3800個行政村配備兼職就業信息員
本市的鄉(鎮)、村勞動保障服務機構相關政策過去只明確在街道社區建立勞動保障服務機構。新政策規定將勞動保障服務機構延伸到鄉(鎮)。本市決定在全市146個鄉(鎮)普遍建立勞動保障服務機構,每個鄉(鎮)配備3至5名專職工作人員,在3800個行政村配備兼職就業信息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