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南方日報報道,昨日(17日)下午4時50分左右,廣州市天河區東圃石溪廣州鈦白粉廠(已停產)因拆卸機器失誤,引起四氯化鈦液體泄漏。目前事故已得到有效控制。
據報道,此次事故是由於施工隊在拆除四氯化鈦容器時,不慎造成滲漏,有關專家和施工人員採用水泥、泥沙和活性炭封堵等措施,有效控制滲漏點。環保部門在現場佈置6個監測點,從監測數據分析,數據均未超出安全標準的最高允許濃度。當地衛生部門也立即發出“急性四氯化鈦煙霧吸入防護指引”。
事故發生後,天河區立即啓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鈦白粉廠周邊200米範圍內緊急疏散附近工地民工約200人,並通知300米以外的居民做好疏散準備。事故中除一名工廠員工稍感不適送醫院觀察外,未發現其他人有不良反應;一名消防隊員在搶險過程中受傷送醫院治療。
接報後,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朱小丹指示:以最快速度全力控制清除事故發生地污染源;必要時及時疏散受污染範圍內的居民;抓緊信息披露,及時對居民進行安全保護提示,避免不必要的恐慌;立即通知事故發生地附近醫院,做好救治的充分準備;務必對事故現場隱患做全面排查清除,嚴防發生新的事故。
廣州市長張廣寧要求,要按照預案做好相關工作,衛生部門要及時提供防護指引,對泄漏現場依靠專業隊伍做好徹底清理工作。
廣州副市長蘇澤羣立即親臨現場指揮,他要求按照化學、環保專家的意見採取有效措施做好現場處理工作;衛生部門要立即發佈相關衛生防護指引,要通過新聞媒體及時向社會公衆公佈有關情況;要立即按程序上報上級部門;從次日起對全市類似場所和相關企業進行地毯式排查整改,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報道介紹,廣州鈦白粉廠是一家有着四五十年曆史的老廠,主要生產鈦白粉,由於該廠的污水處理系統不符合環保要求,已經被勒令停產整頓8個月。
四氯化鈦是分子晶體,在常溫下是一種無色液體,具有刺激性氣味,它在水中或潮溼的空氣中都極易水解,將它暴露在空氣中會產生煙霧。作爲工業原料,用於製造海綿鈦和鈦白粉、虹彩劑、人造珍珠、煙幕、顏料、織物染劑等。皮膚直接接觸液態四氯化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灼傷。其煙塵對呼吸道粘膜有強烈刺激作用。輕度中毒有喘息性支氣管炎,嚴重者出現呼吸困難、脈搏加快、體溫升高、咳嗽等,可發展成肺水腫。吸入過量會引發窒息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