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華新生VS家長:包機/露宿兩重天
|
網友熱議
8月17、18日是清華大學新生報到的日子,和成千上萬名新生形成對照的是,校園裏還來了許多全國各地送孩子上學的家長們。由於送學生上學的家長太多,學校附近的賓館早就人滿爲患,許多遠道而來的家長們不得不露宿在學校的操場上。
8月19日,一個網名叫大胃李的學生在水木清華的BBS上貼出一篇題爲《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文章,文章還公開了6幅關於學生家長睡在清華大學紫荊公寓前足球場上及周圍門廊走道上的圖片。一張照片中兩名家長就睡在用紙板墊着的地磚上,也沒有蓋被子。另外一些家長有的睡在草地上,有的睡在水泥桌上。 學校應對不足?
這些照片在網上公佈後,很快就引起了數百名學生的熱烈討論。其中一些學生認爲學校安排不當。
網友“近春花塢”認爲,“這是學校工作沒有做到位。應該理解各方面的不同需求,提前在周邊各個招待所、旅館、飯店做好工作,預備接待送新生的家長。記得很久以前我上大學的時候,學校是有這方面的預備工作的,當時我父親就被安排到了校外住宿。那個時候還臨時挪用了一些教室,安排大通鋪———雖然條件不好,總比讓父母們露宿好。” 80後大學生缺乏愛心?
在數百名跟帖的網友中,也有一些網友認爲現在80年代後出生的大學生不夠自立和缺少愛心。
網名爲“北迴歸線”的學生說,“看了之後有些令人心酸,心想清華怎麼這樣沒有人文精神啊,有些說不過去。但轉念一想,我們都已長大成人了,要不然我們何時才能真正長大呀。”
一位名爲“最後一年”的可能是大四的學生說:“孩子明知父母要露宿,如果說是因爲當時沒預想到找不到住的地方,爲什麼發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不送父母回家呢?”
雖然意見不一,但是一些網友還是對此表示理解,“我相信,雖然他們都是露宿街頭但他們是幸福的,他們爲自己的孩子驕傲。” 幾乎成爲一種現象
“正常,沒什麼過多的看法。”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師孟鍾捷在接受上海東方早報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並不是說由家長送入學校的學生自理能力就一定差,而自己單獨上學的學生能力就強。”
而對家長露宿操場,作爲一名高校教師,孟老師表示了自己的兩點反思:一是相關的事情近幾年來也比較多,幾乎成了一種現象。既然家長送孩子入學短時間內不能解決,各高校就應該想辦法避免“家長露宿操場”的現象再次發生;二是可以由政府牽頭,在高校附近或高校校園內興建相關配套設施,做得更人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