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切除『政策免疫』這個可怕的社會毒瘤,不僅僅是房地產政策會『出臺一項就落空一項』,恐怕還會影響更多的調控政策消彌於無形——
面對節節攀昇的房價和中低收入百姓期盼,建設部再度發力,公布《城鎮廉租住房工作規范化管理實施辦法》,責令地方相關部門要根據城鎮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及經濟發展水平,合理確定廉租住房保障范圍和保障水平,不斷擴大廉租住房保障覆蓋面,並制定廉租住房保障中長期規劃及年度計劃。不過,面對一些地方在貫徹房地產調控政策中大玩『拆招卸力』和『政策免疫』游戲的現象,拿什麼殺手?保障廉租房的門開大?
今年5月以來,『國六條』、八部委意見、九部委細則等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密集出臺,道道調控措施強化地方政府保障百姓住房職責。然而,權威部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房價依然高燒難退。7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6.7%,漲幅比上月提高0.1個百分點。更令人懮慮的是,房價攀昇勢頭開始向二線城市、甚至此前不被關注的三四線城市蔓延。一位房地產代理商這樣描述自己眼裡的徐州房價:『在一個1元錢能買8個饅頭的地方,30萬元一套的房價對老百姓來說是個天文數字。』
為什麼越來越具體的調控政策仍然拴不住房價這匹野馬?房價『逆風』飛揚的背後,一些地方政府大玩『拆招卸力』游戲的現象浮出水面。歸納一下,『拆招卸力』的主要手段不過是『拖字訣』、『以空對實』和『排除法』。巨大利益鼓惑之下的一些地方政府,在落實中央調控政策的過程中,要麼遲疑觀望,出臺『實施細則』一拖再拖;要麼大擺虛花樣,開開『應景』會議,發發『應景』文件;或者乾脆把自己『排除在宏觀調控范圍之外』。相當一部分地方官員都這樣認為,宏觀調控是針對大城市的,中小城市重在發展,不在調控之列。這樣的認識逐漸在中西部地區演變為『宏觀調控是針對發達地區的,不發達地區重在發展』,也把自己排除在調控之外。
大玩『拆招卸力』游戲的結果,就是產生『政策免疫』效應。某二線城市的一位稅務乾部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地對調控政策已經具有了『免疫力』,『哪一項政策也沒把房價降下來,反而越推越高。』就連當地的售樓人員也感到驚奇:『漲了照樣賣!這裡的房價像坐上火箭一樣,根本不受調控影響。』當前,畸高房價向二三線城市蔓延,顯然與『政策免疫』現象埋下的引火線有脫不開的關系。
透視『政策免疫』這一畸形現象,其實質就是消解和推卸政府保障百姓住房的職責。迷戀高房價帶來高收益的一些地方政府,在擴大廉租房保障面上難保不會繼續『見招拆招,見力卸力』,使推進廉租房的政策再次淪陷在『免疫力』的殺傷力之下。
推進廉租房制度、擴大保障面的呼聲從未間斷。相對全國需要依靠廉租房纔能改善居住條件的龐大低收入群體,廉租房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一是杯水車薪,二是保障范圍太小。由於廉租房制度推進緩慢,發展滯後,目前各地對廉租房的申請條件因此過於苛刻,申請對象范圍狹窄,不少地方僅僅把廉租房的范圍限定在享受城市低保的貧困人群,大量低收入人群被無情地排除在這一保障制度之外。
廉租房在許多國家都是一項重要的住房政策。能不能把它做好,關系到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關系到低收入群體的住房改善。目前最迫切的問題是,靠什麼保障廉租房大門開大一些?建設部在《城鎮廉租住房工作規范化管理實施辦法》中表示,要對廉租住房工作規范化管理進行考核,考核實行100分制,考核評分低於80分或未出臺或出臺後未全面實施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辦法,或者發生重大事故或違法違規事件,造成惡劣影響的,均為不合格單位,有關部門將責令其限期整改。
毫無疑問,對於一些已經患上『政策免疫』病癥的地方政府來說,這個考核根本不足以讓其回歸職責本位,去實現全心全意地推進廉租房覆蓋低收入群體的目標。事實上,不割除『政策免疫』這個可怕的社會毒瘤,不僅僅是房地產政策可能會『出臺一項,就落空一項』,恐怕還會影響更多的調控政策消彌於無形。而要根治『政策免疫』病癥,缺乏健全剛性的行政問責制度和政策執行不力的追究機制,顯然起不到震懾作用。試想,有幾個地方官員是因落實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不力、遏制房價不力、推進廉租房制度不力而受到追究的?相反,倒是有不少地方官員因為高房價刺激了地方GDP增長而被提拔。或許,采取更加強硬的手段,『政策免疫』的病癥也就不敢那麼囂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