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伍軍人、大學生、城市特困羣衆等特殊羣體對非法傳銷的參與日漸增多。
有朝一日他們發現自己被“洗光”,矛盾積聚會驅使這些心靈扭曲者變本加厲地報復社會。
廣西來賓這個30萬人口的城市,竟然麇集了近兩萬人蔘與非法傳銷。他們來自北京、上海、安徽、四川、重慶、陝西……不分貧富,不分其居住地是發達還是落後。目前這個羣體正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除了以往多見的農民羣體外,退伍軍人、大學生、城市特困羣衆等特殊羣體的參與日漸增多。
這是《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日前在廣西、海南、廣東、福建等地採訪時遇到的情況。一些專業人士指出,這些特殊羣體參與非法傳銷的過程,就是在不斷埋地雷的過程。有朝一日他們發現自己被“洗光”,不只是一般的“卷被子走人”那麼簡單,矛盾積聚會驅使這些心靈扭曲者變本加厲地報復社會。
據悉,根據今年全國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要點和當前傳銷活動的新情況,國務院決定從9月起用一年左右時間,在全國範圍內深入開展打擊傳銷專項行動:通過嚴厲打擊,堅決取締以“拉人頭”、團隊計酬、收取入門費等方式以及通過互聯網、假借直銷名義進行的傳銷活動;重點懲處以介紹工作、從事經營活動等名義,欺騙他人離開居所地非法聚集,並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爲;懲處打着職業介紹、招聘兼職等幌子,詐騙學生參加傳銷的行爲;懲處爲傳銷提供條件的行爲。
記者從有關部門瞭解到,目前我國傳銷活動相對集中地區約有14個省(區、市)。它們是廣西、廣東、山東、河南、遼寧、吉林、安徽、江蘇、雲南、貴州、山西、河北、四川、北京等。其中,廣西來賓、廣東清遠、安徽阜陽、雲南曲靖等地因傳銷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尤爲突出。
特殊羣體誤入非法傳銷
新疆霍城縣400餘名下崗、個體和無業人員,今年春節後帶着足足1500多萬元資金,被騙到廣西玉林市,以進行投資爲名參加非法傳銷活動。據霍城縣公安局調查,參與非法傳銷的這些人往往是變賣家當、房屋或者從銀行貸款才交納上幾萬元的“入股”費。到玉林市後,很快一些人身無分文,生活陷入困境。在廣西、新疆兩地警方的配合下,這些人最終才被勸返回家鄉。
“像我這樣的人在傳銷的圈子裏非常多,我估計在30歲以上的男傳銷者中有相當部分曾經當過兵。”日前被廣西警方依法拘留的非法傳銷頭目李德平告訴《瞭望》新聞週刊。今年37歲的李德平來自雲南思茅,原在空軍某部服役,後在家與妻子一同開了診所,月收入在3000元~4000元左右。2004年,他被朋友欺騙來到廣西從事非法傳銷活動,一年後,他的妻子、岳父、岳母、小姨子、小舅子都相繼被騙參與非法傳銷。
陝西省安康市的卿光軍,1997年從西北某政法學院法律專業畢業後,一直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先後前往北京、廣東、遼寧等地打工,進過工廠,甚至幹過礦工。今年1月,他們三兄弟被姐夫騙到廣西搞傳銷。後來發現被騙後,他們聯合多人上訪,找公安、工商等部門。但由於取證難等原因,執法部門的答覆一時難以讓他們滿意。卿光軍及其上訪同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有關部門如果再不將這些非法傳銷頭目繩之以法,我們將自己想辦法。”來自安徽銅陵的王偉說:“公安不管,我們就從外地叫人過來收拾。”
三種隱患不可小視
在《瞭望》新聞週刊採訪中,一些執法人員稱,這些特殊羣體本身抗風險的能力比較弱,一旦發現自己東拼西湊的救命錢被騙後,首先想到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把錢追回來。這種行事邏輯給社會安定留下了隱患。
隱患之一:“不惜一切代價”意味着什麼事情都有可能做出來。1985年出生於上海崇明島的陸曄,2005年被朋友騙到廣西參加非法傳銷。爲了能賺回自己被騙的錢,失去理智的她相繼把自己的父親、男朋友、姐夫、鄰居等6人也騙去,這個原本就沒有什麼收入的家庭四處借來的十多萬元錢爲此全部打了“水漂”。
隱患之二:破罐子破摔,誘發治安案件頻發。去年9月,廣西來賓市就曾發生兩名來自安徽的傳銷人員被騙後,因多次追錢無果,仇恨到極點,將騙他們來搞傳銷的人叫到外面,用菜刀將其殺害。記者瞭解到,有的傳銷人員被騙後,墮落吸毒。甚至一些女性傳銷人員去賣淫者不乏其人。
隱患之三:仇富心態增加,心靈扭曲,報復社會。廣西來賓市工商局副局長黃文翔稱,就業壓力,尤其是生計問題原本就一直困擾着退伍軍人、大學生、城市特困羣衆等這些特殊的傳銷羣體。在他們眼中,這是由於社會不公造成的。隨着收入差距逐步拉大,貧富分化越來越明顯。傳銷被騙,無疑是往貧困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逼他們走上絕路,他們極有可能走極端。
標本兼治打擊傳銷
針對部分地區傳銷活動的花樣越來越多、傳銷隊伍越來越龐大、組織越來越嚴密的非法傳銷回潮現象,接受採訪的有關人士建議,在打擊傳銷專項行動中,要從五方面着手標本兼治。
一是地方政府要克服錯誤認識,要真打。記者在海南採訪時瞭解到,海南省曾經是我國非法傳銷的重災區,也是我國傳銷發源地之一。最高峯時曾聚集了五六萬名傳銷者。但在2000年至2001兩年的大規模打擊中,該省共查獲並清除出島的非法傳銷人員達58000多人次,移送司法機關案件達60宗,在全國轟動一時。目前的海南已摘掉了非法傳銷重災區的帽子。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真正認清了傳銷的危害,動了真格。對打傳不力的幹部,一律革職查辦。
二是加大經費投入。梧州市工商局局長李樹華說,打擊非法傳銷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執法人員、經費的不足,使打擊行動很難長期開展下去。每當一個階段的打擊行動結束後,就會被非法傳銷組織者利用,這些組織者就對被騙的人員說,政府的打擊“是宏觀調控,是爲了控制規模,讓一部分大膽的敢於做的人富裕起來”,這樣的宣傳對於文化不高的傳銷者來說,迷惑性很大。同時,非法傳銷案件的特殊性,決定了要進行大量的調查工作,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加上一般非法傳銷人員的清理遣返工作需要大量經費運作。來賓市工商局副局長黃文翔建議,政府撥出專款,最直接的效果是可以成立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管理站,聘請幾十名協管員,從根本上遏制非法傳銷依存的條件。
三是建立羣防羣治的打傳長效機制。打傳長效機制不健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公安、工商部門沒有賦予同等責任;二是打傳與社區管理脫節。黃文翔說,現在打擊傳銷說起來與十多個部門有關,但是國家將“第一責任”放在了工商頭上,實際上這是欠科學的。因爲現在的非法傳銷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多的是社會問題。在很多時候公安起到的作用會更大。但現行規定導致的實際情況是公安可打可不打,給查處帶來很大難度,難以形成合力。
四是完善打傳法律、法規。梧州市蝶山公安分局副局長樑軍建議,一方面將《禁止傳銷條例》的第二十六條“爲傳銷人員提供經營、培訓場所”增加“住宿”的內容。同時,對傳銷行爲定罪依據及證據規格進行修改。因爲非法經營罪規定追訴標準5萬元,往往難以達到。因此,建議可以詐騙罪論處。他還建議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對證據規格要求進行修改,重新確定證據規格。如發展傳銷人數在10人以上的應爲情節嚴重的表現之一,只要有10個以上“下線”傳銷人員共同指證,就可以認定其犯罪行爲。
廣東江門市公安局負責人建議,重新明確公安機關內部分工。傳銷在2001年被定性爲非法經營罪之前,一直被作爲社會治安問題,由治安部門進行管轄,2001年後,轉由經偵部門管轄。傳銷的社會治安問題性質並沒有改變,尤其是出租屋的管理問題。建議對日常的面上清理工作,由治安部門負責,經偵部門協助進行查處,對構成犯罪的,由經偵部門查處。
五是加大宣傳,形成輿論高壓態勢。記者在廣西某市採訪中瞭解到,儘管當地傳銷嚴重,但地方几家媒體很少見到有關傳銷的報道。“我們曾經對外來傳銷引發的案件進行過採訪,但最終被‘槍斃’了。”當地一位媒體記者說。
梧州市工商局局長李樹華說,由於缺少宣傳,當地羣衆對非法傳銷危害認識不足,從而對打擊非法傳銷缺乏羣衆基礎。加之非法傳銷組織的下層人員絕大部分文化程度低,整天“洗腦”,不讓看電視、聽廣播、看報紙,因此很難形成打擊非法傳銷的高壓態勢。他建議,政府要通過各種形式,加大宣傳,包括法律、法規,查辦案件等,讓傳銷者和當地羣衆有清醒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