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2日,當選呼聲最高的潘基文前往聯合國總部,與現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會面。
2日第4輪投票結果顯示,潘基文已經獲得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認可,他當選聯合國秘書長幾成定局。
得知2日投票結果後,潘基文非常高興,表示感謝安理會成員國的支持。潘基文說,聯合國自身仍然面臨許多問題,包括較低的效率和透明度。他說:『改革聯合國秘書處以及消除聯合國內部的不信任感,仍然是聯合國有待完成的任務。』
聯合國安理會2日就下任秘書長人選問題舉行摸底投票,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潘基文得到支持票最多,是唯一得到全部5個常任理事國支持的候選人。外交人士指出,潘基文當選聯合國秘書長幾成定局。
全票贊成
2日的投票中,5個常任理事國首次使用藍色選票,以區別於10個非常任理事國的白色選票。
按相關規定,只要有常任理事國投反對票,候選人就無緣當選聯合國秘書長。此外,候選人必須得到至少9張贊成票纔能當選。
參選下屆秘書長的6名候選人中,只有潘基文獲得5個常任理事國的全部藍色贊成票。他還獲得9張非常任理事國的白色贊成票、一張白色棄權票,明顯領先於其他候選人。
外交人士指出,由於得到常任理事國的全部支持,潘基文應該能夠在10月9日舉行的正式投票中順利勝出。正式投票後,安理會將向聯合國大會推薦下屆秘書長候選人,征求聯大成員國同意。從歷史上看,聯合國大會幾乎無一例外地同意了安理會推薦的所有人選。
對手放棄
安理會2日的摸底投票中,位居第二位的候選人是聯合國副秘書長、來自印度的沙希·塔魯爾。塔魯爾得到10張贊成票、2張棄權票和3張反對票,反對票中有一張來自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得知投票結果後,塔魯爾立即宣布將就此退出競選。他沒有解釋退出競爭的原因,但公開表示支持潘基文,說自己『強烈支持』潘基文當選。他說:『很顯然,他(潘基文)將成為我們的下屆秘書長。』
至此,潘基文在正式投票中的對手只剩下拉脫維亞總統維基耶-弗賴貝加、泰國前副總理素拉革、阿富汗前財政部長加尼以及約旦常駐聯合國代表紮伊德。他們獲得的贊成票均不足當選所需要的9張,並且還得到至少一張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反對票。
進程加快
常任理事國一致認可潘基文將簡化、加快最終確定聯合國下屆秘書長人選的進程。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約翰·博爾頓說,既然常任理事國一致贊成潘基文當選,就可以如期在10月9日舉行正式投票。
選擇聯合國秘書長人選時,安理會成員國通常意見分歧不小。有時,由於沒有任何候選人得到足夠票數,不得不反復談判、舉行多輪投票。產生本屆聯合國秘書長時,法國在幾輪摸底投票中一直反對現任秘書長科菲·安南,直到最後正式投票時纔改變立場。
新聞分析:潘基文當選屬眾望所歸
從以往聯合國秘書長選舉情況來看,從來沒有一位秘書長能讓所有成員國滿意,最終有幸問鼎秘書長寶座的往往是那些既能夠得到大國認可、又不會招致其他國家普遍反對的人。潘基文恰恰就是這樣一個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的人選。
從天時上講,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下任秘書長應該來自亞洲,雖然也有一些國家和地區集團對此表示異議,但從7名候選人中6人來自亞洲的現實不難看出,亞洲人出任秘書長已是大勢所趨。
從地利上說,雖然近些年來在朝鮮半島問題上分歧不斷,但這沒有從根本上影響韓美之間的特殊關系,得到美國的支持自然不是難事。而韓國與其他大國的關系也很融洽,再加上其國內政局穩定、經濟發展,潘基文獲得其他國家的青睞就不足為奇了。
從人和上看,幾次票選中最具挑戰姿態的塔魯爾來自印度,又是現任聯合國副秘書長,但他招致了一些國家的反對;泰國前副總理素拉革雖然最早宣布參選、也被外界視為最有希望勝出的候選人,但其47歲的年齡優勢在聯合國外交官的眼裡卻成為『劣勢』,其支持率一路走跌;至於其他幾位候選人由於各種因素則根本無法對潘基文構成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