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國內要聞 正文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天開善成』系列活動首場關注低空經濟領域創新成果
· 青少年核科普志願者體驗營開營
· 全國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天津站將於5月16日在國家會展中心啟動
· 天津新聞 (2024-05-13)
· 垂釣比賽 共享『漁』樂
· 都市報道60分 (2024-05-13)
· 『移動教室』進校園!2024年全國低碳日天津主場活動舉行
· 重點產業鏈民企對接會舉行
· 駕照沒考完就上路 男子無證駕車被查
· 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落幕 天津代表團收獲2金3銅
 

26年間社會穩定指數年均遞減1.1%影響和諧社會

http://www.enorth.com.cn  2006-10-10 11:32
 

 

  七大指標看社會和諧度

  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可以從一些主要的社會經濟發展指標中找到方向與答案。最近,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朱慶芳研究員從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中,選取了38個重要指標組成指標體系,概括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不平衡現象,需要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特別注意。

  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指數難以樂觀

  社會秩序指數由刑事、治安、貪污、生產、安全等五項指標組成。統計數據顯示,1979~2004年26年間,我國社會秩序指數年均遞減1.7%,其中每萬人口刑事案件立案率從1978年的5.5件上升到2004年的36.4件,按逆指標計算,年均遞減7%;以同樣的計算方法,貪污賄賂瀆職受案率和治安案件發案率,年均遞減1.6%和5.4%。在安全指標中,2004年我國交通、工傷、火災死亡人數高達14.6萬人,每10萬人死亡率由1979年的4.4人增至11.3人,年均遞減3.5%。

  社會穩定指數則由通脹、失業率、貧富差距、城鄉貧困率等指標組成。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有關數字匡算,26年間我國社會穩定指數增減相抵後年均遞減1.1%。其中通貨膨脹率年均遞減5.8%,實際失業率年均遞減0.8%,貧富差距年均遞減3.7%,城鄉貧困率遞增1.1%,顯示總體上我國減貧成果是突出的,但其中城鎮貧困率年均遞減6.4%,城鄉收入差距遞減0.8%。

  讓民衆擁有充分安全感是和諧社會的重要標誌之一,而社會秩序和穩定指數的下降直接導致了居民社會不安全感的增加。零點調查與指標數據公司在2005年歲末的居民生活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的社會治安安全感從2003年~2005年已連續三年呈下降趨勢,農村居民的社會治安安全感更是大幅下降;在影響社會治安安全感的因素中,農村居民憂心財產安全,而城鎮居民則更多地擔心惡性犯罪的增加。

  據分析,城鄉差距、貧富差距的拉大導致居民治安敏感度上升,農村社會治安管理落後、應變能力差,城市流動人口較多、治安環境複雜,加上我國警力不足的現狀,都是影響居民安全感的重要原因。

  另外,社會安全生產事故不斷,工傷人員生存狀況欠佳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主要是由於經濟快速發展與安全保障能力滯後的矛盾突出,行業市場經營秩序不規範,相關法制建設尚未完善。地方政府與企業突發事件應對能力不足,從業人員安全意識薄弱,也都導致了安全生產事故不斷。

  社會發展總支出比例低

  國家財政用於文教科衛、社會福利的事業費和基建投資,統稱爲社會發展總支出。從歷年看,我國社會發展總支出絕對額有了很大提高,但比例仍很低。改革開放前,財政支出中用於社會文教方面費用佔GDP的3%左右,改革開放以後,這一比例逐步提高,2004年社會文教支出佔GDP的比例提高到5.5%,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若加上財政對社會保障的補助支出,就佔到GDP的10.4%,提高幅度明顯。但從總支出看,人均社會發展支出只有1100元,而用於經濟和其他支出高達90%左右,人均達9500元。(教育衛生支出單列)

  社會發展總支出比例偏低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質量與水準,滿足不了居民需要。據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領導小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到2005年11月,我國平均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只有6.58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僅1.03平方米。

  與此同時,教育部公佈的2004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檢測報告表明,與2002年相比,我國7~22歲學生的體能指標包括爆發力、力量、肺活量等繼續呈下降趨勢,而超重及肥胖檢出率上升,其中10~12歲城市男生肥胖檢出率上升幅度增加了15.97%,表明我國青少年身體素質亟待提高。

  社會發展支出少還直接影響到一些產業的發展。如我國5億城市人口僅僅擁有3000多塊銀幕,人均擁有數僅及美國的1/20。由於我國銀幕數量少,一方面“量少價高”不能滿足大衆需求,另一方面又使“20部引進大片橫行全年”,市場容量過於狹小成爲制約中國電影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目前我國大量的文化資源配置集中在大中城市,農村和邊遠地區的人民羣衆不能共享文化發展的成果,也需要通過提高社會發展投入來解決。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益化、社會化和系統化程度需要加強。

  投資效果需要提高

  我國經濟高速增長主要是靠外延、擴大投資而獲得。投資佔GDP的比例從“六五”到“九五”期間一直在快速提高,2003、2004年雖然採取了調整措施,投資率仍提高至47.3%和51.5.%,由於投資過熱而引發了原材料、燃料的緊張,重複建設和盲目建設造成了生產能力過剩、產品積壓。

  另一方面,綜合反映經濟效益的指標投資效果係數(新增GDP與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則在26年中分別下降了48%和49%,平均每年遞減2.5%和2.6%。

  由於我國長期處於國有銀行主導型的儲蓄——投資轉化機制,國有銀行和國有企業缺乏有效的投資風險約束機制,從而在儲蓄轉化爲投資的過程中,金融效率始終難以提高。最終使宏觀經濟的不良後果集中到金融系統,增加了宏觀經濟風險。

  依靠低效投資拉動的經濟擴張引起了許多伴生問題,如環境保護壓力越來越大。“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粗放式增長模式,使得城鄉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威脅。城市環境承載力趨於飽和。許多城市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環境容量,23.4%的城市全年水質達標率小於60%,同時還有近2/3的城市供水不足,1/6的城市嚴重缺水。而在農村,頻頻被發現的“癌症村”,也要求政府必須加大環保工作力度。

  公共教育經費投入慢於GDP增長

  教育事業是實現現代化、振興國家、進行國際競爭的戰略性產業。我國教育事業投入近來顯示出一條兩頭高、中間低的曲線。1970年我國公共教育經費佔GDP的1.2%,此後逐步上升到了1995年的2.8%,1995~1997年又降至1.8%,2003年財政性教育經費爲3851億元,佔GDP的3.3%。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經費的增長慢於GDP的增長,教育彈性係數一直低於1%,財政性教育經費按人口平均2003年僅爲36美元,只相當於美國90年代1400多美元的2.6%。

  除總體教育投入佔GDP比例較低外,我國教育機會不均也比較嚴重。據統計,2003年教育部的預算內經費用於農村小學和初中的只佔30%左右,中西部地區農村的中小學有危房約4千萬平方米,貧困學生2400多萬人。

  專家指出,一個社會不可能做到財富的絕對公平,但是要盡力做到機會的公平,而教育是機會再分配的重要基礎之一,貧困人口一旦喪失了受教育的機會,就業競爭力就會下降,對經濟調整和社會變革的適應性就會更差。因此,教育公平是實現“公平正義”的重要基礎。

  公共衛生經費投入低

  我國公共衛生經費的投入佔GDP的比例長期徘徊在0.4%~0.5%之間,且歷年呈下降趨勢。我國的衛生彈性係數即衛生經費的增長率和GDP增長率的比值,從1991年到2004年14年間,只有0.96%,慢於GDP的增長。

  在衛生醫療總費用的構成中,政府投入的比例由1990年的25.1%降至2003年的17%,個人醫療支出由36%上升到56%。個人醫療費用總支出同期增長了12.8倍,政府投入只增長了5倍。

  衛生資源也存在分佈不均的情況。據衛生部調查統計,醫療衛生資源約有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集中在大醫院,2004年每千人口醫生數,農村只有0.85人,僅爲城市居民的1/3,還有10%的農村沒有醫療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和醫療費水平均很低。

  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滯後,對國民經濟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是巨大的。據衛生部測算,目前全國城鄉居民因病、損傷和早亡,造成的經濟損失相當於GDP的8.2%,因病和損傷所消耗的醫療費相當於GDP的6.4%,兩者合計就佔到了GDP的14.6%。

  公共衛生經費投入低是造成“看病貴”的主要原因,並降低了城鄉居民的衛生服務水平。衛生部第三次衛生服務調查顯示,目前50%以上的城市人口,87%的農村人口缺少醫療保障。城鄉低收入患者應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達41%,應就診而未就診採取自我醫療的比例,城市佔47%,農村佔31%,貧困地區未就診未住院比例高達70%~90%。

  公共衛生經費投入低,還嚴重損害了社會的公平性。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對191個成員國的衛生績效進行的評估排序,中國居144位,在衛生負擔公平性排序中,中國居188位。

  各種收入差距擴大

  我國的收入差距問題屬於複合型,兼具分配不公和制度缺失的特點。一是貧富收入差距擴大。根據國家統計局城鄉住戶抽樣調查數據,參考世界銀行的調整數,用五等分法測算出平均貧富差距,從1978年的2.7倍擴大到2004年的7.2倍。

  二是城鄉收入差距擴大。不計社會保障與福利補貼,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從1978年的2.57倍擴大到2004年的3.21倍。三是地區收入差距擴大。東西部人均GDP比例由1991年的1.86倍擴大到2004年的2.52倍。四是行業收入差距擴大。行業平均工資,2004年最高與最低的比例是7.5,1978年爲1.3。

  貧富差距擴大是當前羣衆最爲關心的焦點問題。貧富差距不僅影響消費,影響勞動積極性,還影響社會的合理流動和社會穩定。中國社科院有關課題組最新的報告指出,我國當前的經濟資源、組織資源和文化資源有向上層積聚的趨勢,使得農業勞動者仍佔44%,社會的中間層佔15%,而低階層進入中間和高階層的門檻過高,流動障礙在強化,便形成了該縮小的階層沒縮小,該擴大的階層沒擴大,阻礙了社會結構的公正、合理、開放的自由流動。

  貧富差距背後的種種不公平分配原則和制度設計,是影響羣衆心態穩定的關鍵誘因。同時,近年來富人收入來源呈多樣化,增值速度加快,而窮人收入來源逐步萎縮,呈遞減趨勢,形成了所謂的馬太效應,更令人憂慮。

  老年人口貧困率高

  中國人口的老齡化過程始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70年代以來,政府推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在有效降低生育率的同時,也促使了老齡人口的增加。1999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佔全國人口的比例達到10%,到2000年,65歲以上的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也超過了7%,按照國際通行標準,中國已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的社會。在老齡化加速的過程中,老齡人口貧困化正在擴大。有關資料估算,在全國60歲及以上的1.4億多人口中,貧困率達13%~17%,平均6個老年人中就有一個貧困人口,主要分佈在農村。

  人口老齡化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老年人口的增加與社會上對滿足老年人口需求的投入不成比例,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目前,完全需要由社會供養和照料的老年人約有200萬,預計到2040年將超過1000萬。所以我們不僅要給予老年人經濟上的贍養,而且還要有精神上的慰藉,要格外給予他們安慰、體貼、照料、尊重和幫助。

  社會上還存在老年歧視的傾向,由於老年人經濟地位的降低,社會與家庭地位必然受到影響,沒有人站出來爲失去經濟地位的老年人維護合法權利。遺忘弱勢羣體,致使社會公平的砝碼偏向一側,影響公衆對老年人的看法。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政策實施者更注重在崗人員的利益而忽視老年人的利益,加上家庭小型化,社會人口撫養比激增,社會養老措施跟不上,不僅加重了社會保障體制的壓力,也使得老一代日益成爲人數衆多的弱勢羣體,日益加大代際間的不和諧。

稿源 瞭望 編輯 郭曉濤
呢稱: 輸入答案: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財經頻道 ·體育頻道
新股申購:山東如意(002193) 武漢凡谷(002194)
新股中籤:中國中鐵首發A股網上發行中籤結果
張道達:老法師看盤 等待決定性一刻(11月26日)
天津新20項重大工業項目陸續啓動 總投資1088億
天津福利彩票雙色球全國開獎公告第2007138期
續談雅帥 歐洲選外援 泰達加速新賽季準備工作
盧彥何楊吳澤上榜 泰達一線隊掛牌名單增至七人
易建聯"撿"1個籃板保證勝小牛 贏回小K教練信任
火箭狂勝掘金止住連敗 姚麥發威祕訣賽前"密談"
世預賽20強抽籤揭曉 中國不幸進入“死亡之組”
·科技頻道 ·娛樂頻道
考古專家“破獲”7000年前少女遇害案
“中國第一幅月圖”完美亮相(圖)
月球“玉照”將公佈 中國航天測控獲四大突破
受詛咒寶石在英國展出 歷任主人連遭噩運(圖)
科學家揭開雄性進化更快之謎:遺傳方式簡單
蔡少芬陳法蓉買傢俱築愛巢 斷背戀情曝光(組圖)
《南京!南京!》劇照曝光 女主角秦嵐自嘆賠錢
小S再產一女 小Lily像極了小S小時候
亂彈《色,戒》——無人不冤 無情不孽
小S生完嘴饞 黑人范瑋琪帶甜甜圈探望(圖)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