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歲男孩半夜出現上吐下瀉症狀,被醫生診斷爲急性腸炎。男孩在家長和醫護人員的幫助下,回憶了近一兩天吃過的食物時才意識到,可能是他吃下了同學的“惡作劇巧克力”才導致入院。
前天0:00左右,一名8歲的男孩被家長送到醫院救治。據男孩的父母介紹,自從晚飯後,男孩就出現腹瀉症狀。起初,父母以爲他晚上着涼了,便讓男孩吃點藥睡下了。沒想到後半夜,男孩腹瀉症狀不僅沒好,反而開始嘔吐不止。情急之下,父母連夜將男孩送到醫院檢查。初步診斷,男孩是誤食了不潔淨食物導致的急性腸炎。醫護人員急忙採取措施,纔將男孩病情控制住。
在醫護人員和家長的幫助下,男孩回憶起近一兩天吃下的食物。其中前天放學回家前,男孩吃下的“巧克力”嫌疑最大。男孩說,同學送給他一塊巧克力,他嚼了一口後,竟發現巧克力“心”是辣味的。他下意識地將嘴裏的東西嚥下肚,還被嗆得咳嗽不止,好幾名同學都圍了過來,指着他哈哈大笑。他這才知道,所謂的“巧克力”,其實是用辣椒末、胡椒粉混合做出的像糖塊兒一樣的東西,外面又裹上了一層“巧克力”外衣,看上去跟真巧克力無二樣,所以他沒懷疑就吃下去了。原來,這是同學們早就設計好的惡作劇,而他吃的“辣味巧克力”是同學從校外小攤買回的“整蠱玩具”。醫護人員分析認爲,男孩很可能是因爲吃了這塊巧克力纔出現相關病症的。
整蠱吃食只管買賣不問安全
一塊小小的巧克力,爲什麼能引起急性腸炎?爲了揭開這個謎底,昨天下午,記者找到了男孩所在學校門前的小攤。琳琅滿目的小攤上擺放着各種玩具,其中,一種名叫“整蠱玩具”的盒裝道具被放在最醒目的位置。攤主說,這是最近一段時間最熱銷的新款玩具,裏面包括多種整人道具,比如,含有辣椒的“巧克力”、“怪味豆”、“瓜子”、“飲料粉”等。他順手打開了幾盒小玩具說,“它們看上去與普通的巧克力、怪味豆等沒什麼區別,只要吃到嘴裏,味道就不一樣了。辣味、苦味、鹹味、酸味等什麼味道都有,且口味特別重。只要吃下去,不是被嗆得雙眼流淚,就是被刺激得舌頭沒有知覺。”
記者看到,這種盒裝的玩具,實際上多是入口的惡作劇食品。但作爲食品,其產品既沒有使用封閉的包裝袋,也沒有相關保鮮措施,更沒有標註生產日期,甚至玩具包裝盒上連最基本的生產日期、廠名、廠址、電話等信息都沒有。
“您這種惡作劇食品乾淨嗎?有沒有保質期?要是孩子們吃了,會不會導致食物中毒?”記者問道。
“一共就幾毛錢的東西,哪用得着這麼麻煩。學生們買這個就是爲了圖個樂兒,吃的人最多含在嘴裏嚼幾口,覺得味道不對就會趕緊吐了,誰還嚥到肚子裏。就這麼點東西,怎麼可能導致食物中毒呢。”對於記者的提問,攤主頗感不屑。
學校放學後,許多同學圍在小攤前,挑選自己喜歡的小玩具、零食等。如攤主所說,掏錢買“整蠱玩具”的同學非常多,甚至有些同學一連買了五六套。“這下我也買到了,以後誰再敢整我,看我怎麼報復他。”“嘿嘿,明天就有好戲看了。”同學們一邊嚷嚷着,一邊把玩具裝進書包內,似乎他們已經選定了下一個“受害目標”。
整蠱別玩出圈兒找樂別玩出病兒
對於這名男孩誤吃了“巧克力”而入院治療的事件,天津市傳染病醫院主任醫師盛淑琴女士表示,男孩的境遇正應了那句“病從口入”的老話。盛主任說,這些面向小學生銷售的小玩具和小食品很多都屬於“三無食品”,因爲食品包裝袋上沒有詳細的說明,所以食品的成分不清,此外它的衛生狀況也很令人質疑,這些問題都有可能給孩子的健康帶來隱患。孩子如果吃了這些問題食品,輕者可能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嚴重的還有可能出現感染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等,甚至還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盛主任說,同學之間惡作劇也要有個度,像這樣誘使別人吃下無任何質量保證的“食品”,極易引發各種疾病,別讓遊戲危害了身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