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份以來,中國煤礦重特大事故發生頻率加快,當月煤礦事故起數比上月上升26.1%,死亡人數上升44.4%。就在山西同煤集團焦家寨礦“11·5”礦難確認造成19名礦工遇難、28名被困礦工生還希望渺茫的同時,太原一傢俬開煤礦發生透水事故,10人被困井下。此前幾天,甘肅連續三天發生三起重特大煤礦事故,造成34人遇難。“目前煤礦事故出現回潮和反覆。”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王顯政作出這樣的判斷。
此間相關負責人分析,在當前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賴投資,能源消耗強度不斷增大的情況下,各煤礦、各地方普遍面臨開足馬力、增加供應的誘惑和壓力,這是礦難再度回潮的階段性原因。根據安監總局所屬的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對新中國成立五十多年來安全生產情況的研究,發現事故死亡人數波動幅度,與GDP增長率的變化曲線相互趨同吻合。GDP高速增長的年份,事故總量往往大幅上升。
統計顯示,前三季度全國煤炭產量同比增長11.7%,發電量增長12.9%。在中國,發電主要依靠火電,火電的主要燃料是煤炭,強大的市場需求使得超能力、超定員、超強度生產成爲大量煤礦、甚至相當一批國有重點煤礦的普遍現象,私挖濫採的小煤窯死灰復燃。
近年來,中國每年礦難的遇難者大約在6000至7000名。無論是地方政府監管不力、企業麻痹大意,還是經濟增長處於加速上升週期,都不足以解釋如此高昂的生命代價的根本原因。
每一個下過礦井的人,特別是實地目睹過小煤礦生產方式的人都會有切膚體會,那就是落後的生產力、極爲薄弱的安全基礎是中國礦難頻發的根本原因,這樣的基礎,稍有風吹草動,稍有樂觀鬆懈,礦難就會立刻回潮。
安監總局組織專家對54個重點煤礦、462個礦井進行安全技術“會診”後,查出5886條重大隱患。據調查,國有煤礦在用設備約1/3應淘汰更新,一些小煤礦甚至靠人拉肩背,原始野蠻作業。全國550萬礦工中,農民工約佔半數,主要在井下一線工作,小煤礦從業人員幾乎全部爲農民工,據調查9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爲造成的。
記者從安監總局瞭解到,在2004年全國19.56億噸煤炭產量中,有安全保障能力的僅12億噸。經改造挖潛,到2010年,有安全保障能力的煤炭產量將達到18.7億噸,而那時全國煤炭需求將超過22億噸。數以億噸計的煤炭,在缺乏安全保障的情況下生產,礦難隨時可能回潮。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研究顯示,發達國家也都經歷了從事故多發到逐步穩定、下降的過程,美國礦難死亡人數也曾創下一年3242人的記錄。中國正處安全事故易發期,美國、英國走出事故易發期用了60年和70年,日本用了26年。
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指出,影響制約安全生產的深層次、歷史性問題,很難在短期內根本解決。現階段,中國安全生產形勢具有不穩定性,容易出現波動和反覆。對此應當有清醒的認識,做好攻堅克難、長期努力的思想準備。(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