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1月29日開始,天津本市拉開了治理違法校車的大幕,交管部門每天增派300餘名宣教交警在全市1700餘所中小學及周邊道路逐一攔檢載乘學生的車輛。截至昨天,共依法查獲超員校車268輛、漏檢校車36輛、報廢校車12輛。在治理過程中,交管部門發現,校車市場及校車違法表現出三大隱憂和三大特點,應引起廣大學生家長及社會的關注。
校車市場三大隱憂
家長:能搭上車擠點怕嘛
家長和學生漠視校車安全,成爲校車一大隱憂。11月30日7時,交警在西青區中北鎮小學門前查獲牌號爲津AU6052的華利車超載5人,車上三年級女生竟爲超員司機說情:“叔叔別查了,我們快遲到了,每天都這樣坐車,從未出過事故……”不少家長向交警表示,只要孩子每天能搭乘校車上學,擠點怕嘛?
司機:孩子個小超員沒超重
司機心存僥倖心理,成爲校車第二大隱憂。一輛核載6人的松花江汽車搭載7名小學生,司機說:“中排、後排能坐三人,前排坐一人,不能算超員。覈定載客人數指成年人,小學生體重輕,兩個孩子頂不上一個成人”。據調查,一輛校車多一兩個學生,即可多掙一份車費。
學校:市場有需求規範有難度
校車市場有需求難規範,成爲校車第三大隱憂。東麗區實驗小學顏校長說,該校2400名學生有30%搭乘校車上下學,市場需求爲非法校車提供了生存空間,大多數校車超員搭乘學生,有的核載6人卻搭載十二三人。
顏校長認爲,校車有市場是因爲學生家距學校遠,搭乘公交車不方便。此外,學生搭乘校車,學校不好管;校車無運營資質,不知哪個部門管;家長和學生不理解,交警不好管。因此,規範管理校車,需要交管、教育、客管等多部門制定制度、規範市場,使校車運營步入有序的良性軌道。
校車違法三大特點
一是校車超員多。據分析,市區及環城區承擔校車的多爲夏利、奧拓等私家小客車,有50%以上超員。二是郊縣城鎮隱患車多。據瞭解,郊縣農村學生乘坐的校車多爲附近村民私家車甚至農用車,30%以上車質不佳,諸如漏檢、報廢、拼裝車充斥其中。三是無運營資質車多。據不完全統計,90%的校車沒取得合法運營資質,多數爲幾家合租一輛車,從不過問車輛是否有運營資質,司機是否可從事客運運營,有的還從事貨運、黑出租等多種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