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整治行動的深入,不法養犬行爲得到較好的治理,但天津依舊存在狂犬病疫情隱患大的情況。
近日,本報報道了一投遞員在投遞時被一隻沒有繩牽的狗咬傷,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記者採訪公安和畜牧部門時瞭解到,隨着整治養犬行動的深入,在取得一定成果的背後,也隱藏着諸多擔憂。
這個小區狗真兇
家住天津紅橋區中嘉花園怡水苑的許多居民反映,儘管本市整治養犬力度很大,但是該小區不法、不文明養狗的居民依然不少。一到晚上,小區內有七八條沒有繩牽的狗到處溜達。本月2日20時,該小區61歲的韓明秀老人義務爲小區巡邏時,突然被一隻沒有繩牽的狗咬傷腳腕。這是繼去年以來,韓大媽在該小區被一隻狼狗咬傷後,第二次被狗傷害。隨後,記者在該小區採訪時瞭解到,由於該小區狗較多,已有多人被狗咬傷。
多個部門需配合
今年以來,本報新聞熱線陸續接到一些市民對於狗傷人、擾民、污染環境等問題的投訴。據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總隊副總隊長多成來介紹,今年以來公安部門下了很大力量治理狗患,收繳無證、流浪犬隻達11554條,其中收繳違章犬5000多隻;而今年辦理犬類登記證近4萬個,遠遠超出往年。同時,市公安局還確定了用一年時間實現犬類登記率達到95%的工作目標。
據瞭解,治理狗患需要多個職能部門的配合,但採訪中記者發現,似乎只有公安機關在單打獨鬥,而其他相應部門並沒有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局面還沒有真正形成。此外,配套措施也相對滯後,現有犬類留檢所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要,對環境衛生的重新整治,養犬管理人員、資金沒有保障也制約着對違規養犬的治理,因此加大資金的投入,也是治理狗患的一大需要。
狂犬病疫情在上升
面對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畜牧局獸醫處調研員兼副處長張永躍坦言,本市養犬大有發展之勢。由於犬與人接觸密切,患狂犬病的犬或帶狂犬病毒的犬,對人的危害最大。
據瞭解,本市從1994年以來一直沒有發生狂犬病病例,直至2004年才發生第一例。去年,本市大港區又發生狂犬病例,3人被犬咬傷後不治身亡。據衛生防病部門統計,2004年初至今,門診部已接診市內六區被動物咬傷病人四五萬例,而這“動物咬傷”當中,約95%系犬類所致。今年5月份以來,狂犬病已連續五個月成爲我國報告死亡數量最高的傳染病。而在本市,因爲被狗咬傷而到市衛生防病中心接種狂犬病疫苗的市民每天都在50人上下,5月到9月間接種疫苗人數更是猛增到每天100人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至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