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峰。
著名作家洪峰,2日在其博客上公開聲明:『從即刻起放棄中國作家協會、遼寧省作家協會及沈陽市作家協會會員資格及其各種相關職務。』10月26日,洪峰因勞資糾紛在沈陽街頭公開乞討,引起了文化圈內的軒然大波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此次退出作協,洪峰稱,這完全是他在這一事件之後,不堪社會各界質疑的結果。
退出是負責的態度
對於退出作協的原因,洪峰的解釋歸於『四個鑒於』:『鑒於一次個人(從未打過作家旗號)乞討,導致了關於中國作家以及體制方面的論戰,鑒於本人的職業身份因此遭受百般質疑和辱罵,還鑒於我曾經很尊重的個別前輩和同行指責洪峰利用乞討鬧文壇,更鑒於我個人的日常生活陷入無休止的重復性解釋和辯白之中……』
洪峰稱自己是一個不善於和公眾以及輿論打交道的人,同時也不是善於屈從他人擺布的人:『因而我認為我有必要脫離這個我曾經愛戴和尊敬的團體,不再給它增添困擾和難堪(雖然原本就不曾存在過)。』洪峰認為,他退出作協『是對公眾和對個人都很負責的選擇,也是和辱罵歪曲我的人做一次各自身份的清理』。
作家不應成『寄生蟲』
洪峰在他的聲明中說,選擇退出『是一個痛苦的自我否定時刻,也是一個人生命途中的必要喪失』。『乞討事件』明顯讓他承受了過多的社會壓力,『實在是不勝煩擾,活那麼大歲數,還從來沒遭過這種罪。』而洪峰也表示,由衷祝福各級作家協會能真正關心和團結廣大作家、真正為作家服務,『專業作家的體制好和壞都與這些作家無關,他們不應該成為寄生蟲的代名詞。』
中國作協的組織關系非常松散,也要求會員加入必須『自願』,因而在聲明發表之後,洪峰就自然地退出作協了。而據記者了解,洪峰與他的供職單位——沈陽市文化局之間,目前關系仍然非常緊張。那麼,洪峰此後將如何生活呢?對此,洪峰顯然並不擔心:『退出作協不會影響我寫作,我仍將以寫作為生。』
退出是無奈的選擇
著名作家李銳,曾於2003年辭去山西省作協主席職務,並退出中國作協。昨日,他向記者表示,退出作協是作家的自由。李銳認為,作協其實就相當於一個民間性組織,入不入會本來也是以自願為原則,所以退出作協也是作家的一種自由,『但這畢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作家退出作協屢有發生
2003年曾發生過多起作家退出作協事件,六七月間,上海『新生代』作家夏商宣布『退出作協』;同年10月10日,山西作家李銳發表辭職聲明宣布辭去省作協主席職務、退出中國作協的同時,和李銳一起辭去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職務的,還有作家張石山。
洪峰乞討事件回放
2006年10月26日,作家洪峰因單位沈陽文化局拖欠其工資而走上街頭乞討,並掛牌說明個人姓名與身份。全國多家媒體對此事進行了跟蹤報道,而社會各界也對此議論紛紛,該事件甚至引發了『作家是否應該靠國家養活』的社會大討論。青年作家韓寒就認為,洪峰乞討是做出來給人看的,企圖達到某種目的,繼續依附於舊體制。兒童文學作家鄭淵潔則在博客上指出,『完全靠稿費生活,不拿國家一分錢,是一個作家最起碼的尊嚴』。曾經和洪峰共事的吉林省作家協會秘書長、《作家》雜志主編宗仁發,以及洪峰的老同學、東北大學教授程革,以及全國各地的作家們,都對此表示震驚。網民們更是不解地質疑道:『作家憑啥不上班卻要國家養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