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目睹了火車首次跨越“世界屋脊”。中國西南的西藏自治區與內地之間從此多了一條便捷而經濟的通道。
7月1日通車的青藏鐵路爲西藏帶來了諸多變化:沿線各車站附近商鋪和餐館雨後春筍般出現,進藏的遊客成羣結隊,以及西藏人民尤其是兒童追逐列車的眼神中透出的對外面世界的渴望。青藏鐵路打破了高原生活的沉寂,將“世界屋脊”與中國內地緊密相連。7月1日恰逢中國共產黨建黨85週年紀念日。
全長1956公里的青藏鐵路,翻越崑崙山、唐古拉山,穿過550公里凍土層和大片“生命禁區”。今年1至10月,西藏共接待國內外遊客225萬人次,同比增長31.8%。西藏自治區旅遊局預計全年接待旅客將超過260萬人次。
鐵路促進了西藏服務業的發展,爲佔自治區總人口80%的農牧民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藏族百姓也開始乘火車走下高原旅行。
由西藏自治區老幹部活動中心等單位聯合組織的“走出西藏”乘火車出藏旅遊活動目前正在拉薩報名。據組織方介紹,此次去北京、五臺山、西安的“十日遊”項目,3980元的低費用吸引了衆多西藏百姓。
白洛的外孫王鳴正在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讀研究生,今年寒假將坐火車回家。白洛說,“交通的發展,讓我們西藏人受用無窮。”
火車的汽笛聲讓藏族孩子聽到了外面世界的召喚。12歲的小學生達瓦次仁說:“我要好好學習,爭取小學畢業考上內地西藏班,可以經常坐火車。”
在青藏鐵路必經之地藏北那曲縣,古露鎮奶製品廠經營者強白憧憬着未來生意的發達。“遊客增多,我們的產品可能會供不應求。”他打算購買一批牛羊,降低原料成本,以使這個目前年產1500公斤酥油、酸奶、奶渣的小廠營業額翻一番。
據自治區旅遊局辦公室主任廖禮生介紹,目前全區直接從事與旅遊業相關經營活動的農牧民已達4萬多人,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
由5位溫州商人投資7500萬元、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的西藏迄今最大的商貿城預計本月底將在拉薩開業。今年前三個季度,西藏吸收的民間投資達28.1億元,同比增長73.1%;簽訂招商引資項目382項,協議資金81.85億元。相比之下,整個“十五”期間(2001-2005)全區招商引資只有50億元。
而專家認爲,青藏鐵路帶給西藏人民的遠不止經濟發展。
藏學專家安才旦說,青藏鐵路爲藏文化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藏族文化將在交流中摒棄落後的成分,吸收外來文化的精髓,從而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展,”他說。
中國西藏文化保護和發展協會理事黃福開說,鐵路開通後,人們的生活方式難免會有所改變,比如人們除了像以往那樣吃糌粑、喝酥油茶外,還會吃西餐,穿牛仔服。在他看來,諸如此類的變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
爲了保護高原生態,青藏鐵路用於環保的資金達到15億元,是目前中國政府環保投入最多的鐵路工程。“我對中國政府的做法感到欽佩!”意大利漢學家米良多爲此豎起了大拇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