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日本青少年研究所、韓國青少年開發院及美國的一家社會調查公司共同實施的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生活意識比較』課題研究成果12月28日在北京發布。該課題歷時一年多,共調查了四個國家156所學校的7304名高中學生。該研究獲得了一批有價值的數據和結論,這對於人們了解各國高中生的生活現狀,研究當代青少年的現狀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中國高中生比日韓美高中生更重視學業
中國高中生生活態度積極但自主意識較差
一個耐人尋味的四國高中生生活意識比較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8日在北京發布了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生活意識比較』課題研究成果。調查結果表明,四國高中生生活意識各不相同,耐人尋味。
為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成長,比較不同文化環境下青少年的生活、學習狀況,了解他們價值觀形成的原因及發展趨勢,自2005年11月起,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日本青少年研究所、韓國青少年開發院及美國的一家社會調查公司共同實施了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生活意識比較』課題研究。該課題歷時一年多,共調查了四個國家156所學校的7304名高中學生。
該研究發現,在自我意識方面,四國高中生中,美國高中生對自己最滿意,其次是中國高中生,韓國、日本高中生對自己不太滿意。同樣,美國、中國高中生的幸福感也要高於韓、日高中生。
多數高中生很關注自己的容貌,尤以韓國、中國、日本三個亞洲國家為甚,美國高中生對相貌的關注較低些。
在人生觀方面,多數高中生具有較高的人生目標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大多數人不想有了錢就悠閑度日,這可能與當代青少年生活在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有密切關系。比較而言,中國高中生生活態度更積極,更具有集體主義傾向,但在對待生活的自主意識方面不如另外三國學生,『不管別人怎麼想,自己要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韓國高中生最多,中國高中生最低。
在學業和行為規范方面,四個國家的學生都非常看重學習成績及未來出路。其中中國學生競爭壓力更大,好好學習,考入大學獲得高文憑是他們的主要目標。相比之下,日本高中生競爭壓力最小。此外,和其他三國相比,中國高中生對學校的行為規范最認可。
在交往方面,中國高中生更注重朋友間的精神交流,美國、韓國、日本高中生則把與同伴快樂玩耍作為重要標准。另外,亞洲三國的學生在交友時經常和伙伴討論學習,而美國學生則更願意和伙伴一起『做感興趣的事』『旅游』『談論異性朋友』『去朋友家過夜』等。在親子關系方面,多數父母望子成龍,對子女期望較高,且母親期望要明顯高於父親。比較而言,中國父母很少表揚孩子,和孩子溝通也最少,很少把孩子當大人看待,因此,中國高中生和父母在一起感到很快樂的比例也最低,有了煩惱也不願找父母傾訴。
在生活環境方面,高中生們對家庭事務最關心,家和朋友聚會場所是四國高中生最喜歡的生活場所。此外,中國高中生的主人翁意識最強。
在流行文化和休閑活動方面,日本和韓國高中生對流行文化最為關心,中國學生關心比例不高,其中韓國高中生最關心計算機、上網和電子游戲。
在對其他國家的印象方面,中國高中生對美國和韓國的傳媒文化最了解,看過日本動畫片的人較多,最想到美國留學。中國高中生對韓國人評價最高,認為韓國人最親切、最彬彬有禮、最重人情;認為美國人更善於表達自己的意見,思維更活躍;而日本人、韓國人更勤奮,辦事更遵守規則。美國高中生對中國人評價最高,認為中國人心胸寬大、忍耐力強、性格開朗,勤奮且遵守規則。但韓國高中生對中國人評價較低,認為中國人悠閑、不夠勤奮、不遵守規則,對中國人的愛國心、責任心、正義感評價也較低。
美國高中生最不關注容貌,卻感覺最幸福
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生活意識比較』課題研究發現,在集體主義和重視社會趨同性的東方社會,高中生更關心容貌和外在形象,而在美國這樣崇尚個人主義的西方國家,審美存在多元化,容貌並沒有成為高中生們特別關注的自身特性。
調查顯示,中、日、韓三國報告自己非常關心和比較關心容貌的高中生都超過了一半,其中中國68.5%、日本66%、韓國83.2%,而美國僅為33.4%。
調查結果還顯示,四國高中生中,美國高中生對自己最滿意,其次是中國高中生。韓國、日本兩國高中生對自己的滿意度相對低一些。其中,美國高中生對自己滿意的為85.2%,中國為69.2%、韓國為57.2%、日本為43.6%。
不過,中國高中生認為自己幸福的比例同美國差別較小,兩國的比例均高於日韓。其中,中國和美國分別為82.7%和83.8%,日本和韓國為77.4%和73.3%。
中國高中生最關心國家大事,美國高中生對社會最不滿
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生活意識比較』研究發現,中國高中生對國家事務的關心程度明顯高於其他三國高中生。其中,非常關心和比較關心國家大事的中國高中生有73.7%,美國有45.4%,日本和韓國均為45.9%。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國一直比較注重愛國主義教育,高中生們往往具有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和使命感,再者中國目前處於社會轉型期,各種各樣的社會熱點問題較多,易引起關注。而美日韓三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相對穩定,因此中國高中生對社會問題相對來說更加關心。
四個國家的高中生們對家裡的事都非常關心,在被問及『你感到最幸福的場所在哪裡』時,中國高中生選擇的前三位排序依次是家(41.9%)、朋友聚集的地方(27.5%)、個人空間(16.2%);美國高中生的選擇依次是朋友聚集的地方(72.1%)、家(48.5%)、課外小組(30.0%);日本高中生選擇的依次為家(32.0%)、朋友聚集的地方(30.3%)及其他(12.2%);韓國高中生的選擇依次為朋友聚集的地方(71.1%)、家(60.0%)及學校(39.6%)。
四個國家的多數高中生對當今社會都不太滿意,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的社會滿意度分別為43.9%、52.4%、40.1%和24.5%。這一結果也反映了高中生對社會的關心。
中國父母並不是最『望子成龍』的
中國父母並不是最『望子成龍』的
我們通常認為,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是非常高的。但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生活意識比較』研究發現,中國父母並不是最『望子成龍』的。
對比各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韓國父親對子女的期望最高,為76.7%;美國父親排第二(69.2%),第三是中國父親(62.0%),日本父親對孩子的期望最低(57.1%)。同樣,韓國母親對高中生子女的期望也是四國中最高的,其次是日本母親(73.7%),第三是美國母親(73.1%),中國母親的期望最低(65.8%)。
在『對我的教育傾注了一切』這一陳述上,四個國家的父母得分都較高,這說明父母們對孩子教育的投入都很多。比較而言,美國高中生的父親們對孩子傾注的教育最多,居首位(61.4%),中國父親對子女投入的教育最少,居四國之末(55.8%)。日本高中生的母親對子女傾注的教育最多,為85.9%,第四位是中國母親(67.4%)。
父母對孩子的高期望也給高中生們帶來了壓力,在報告『他/她的期望是我的壓力』這一感受時,父親和母親的比例都較高。亞洲三國母親們給孩子的壓力均都高於父親。但比較而言,中國的父母給孩子的壓力還是比較小的,分別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
此外,父母們給孩子的壓力還來自於總是愛將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在這方面,母親們給孩子的壓力較大。據中學生們自我報告,日本母親最愛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81.9%),其次是韓國(79.8%)、中國(74.2%)、美國(68.7%)。比較而言,父親們在這方面給孩子的壓力較小。
中國高中生:生活態度積極但自主意識較差
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生活意識比較』課題研究發現,與其他三國高中生相比,中國高中生最不甘於平淡的生活,他們的生活態度相對積極,對成功的渴求比較高。
只有41.2%的中國高中生認為『能過上普通的生活就滿足了』,這與韓國高中生(48.4%)比較接近,遠低於美國(71.7%)和日本(66.3%)。這可能與他們生活的時代背景有關。我國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充滿機遇、競爭和挑戰,這樣的大環境使中國高中對未來生活充滿憧憬。
韓國高中生對生活最具有自主意識,他們渴望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不希望他人來安排自己的生活。調查顯示,四國高中生大多比較贊成『不管別人怎麼想,自己要按自己的方式生活』這一觀點,其中尤以韓國高中生最突出(92.5%),其次是美國(78.6%)、日本(74.8%)、中國(72.4%)。
相對於其他三國而言,中國高中生對金錢和打工的意識是最低的(45.8%),日本最高(70.7%),美國其次(63.3%),韓國第三(52.2%)。這可能與中國高中生課業負擔繁重、學習任務緊張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