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全福
屈全福在法庭上
榮譽證書見證着曾經的輝煌
臨近退休之際伸出貪婪之手,諸多貪官的類似墮落史已讓人不足爲奇,可對於原湖南省人民醫院院長屈全福來說,除了“59歲現象”,人們更關注的是“病賄”這個讓人聞所未聞的另類詞語。
從業30多年,屈全福的頭銜可謂多如牛毛,如湖南省衛生廳助理巡視員、省人民醫院院長、省人大代表、全國百佳醫院院長,而至2006年12月15日他又有了新身份——貪官。當日,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屈全福受賄112萬餘元,一審判處其有期徒刑10年。
爲了節省生活費接濟病母,屈全福在擔任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時曾下地種菜,而在調任省人民醫院院長後,他卻大肆受賄,連對外承包醫院食堂的“油水”都不放過。一個住在狹小公房裏、夏天只穿廉價T恤的高官,爲何在臨退休之際沉淪?他“因病受賄,以賄治病”又“悲”在哪裏?《法制週報》將還原一個在清廉與貪慾中掙扎的凡人屈全福。
屈全福
“我年紀大了,又患了嚴重的糖尿病,退休以後怎麼辦?我要爲我的晚年着想啊。”
審判長鄧鵬
“屈全福從政幾十年來一直廉潔奉公,還是一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如此晚節不保,真是可惜啊。”
節儉院長的潮溼住宅
2006年12月26日,濃冬的長沙出現難得的暖陽,該市最繁華的五一廣場依舊車水馬龍,距此不到500米——位於蔡鍔南路旁的一排舊宿舍樓,牆面斑駁不堪,與附近氣派的寫字樓形成強烈反差,而這正是原湖南省衛生廳助理巡視員、省人民醫院院長屈全福的住所。
“晚上到處是老鼠,陽光從來沒照進來過。”一名知情人如此描述屈的住所環境的惡劣。走入昏暗的宿舍樓,記者不由打了個寒戰。屈與妻子所住的小屋不過五十多平方米,脫漆的傢俱、陳舊的電器,讓記者很難將此與副廳級官員住宅畫上等號。
由於連日來媒體連篇累牘地報道了屈全福的受賄情況,其家人備感壓力,婉拒了所有媒體的採訪。“功是功,過是過,你們應該全面地看待一個人!”通過本報記者的努力,屈的一位親友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他們現在住的還是醫院的公房,太潮溼了,老人都得了風溼性關節炎。”他告訴記者,屈全福並不是沒有經濟能力購買新房,但他生性節儉,不講究吃穿,不抽菸、不喝酒,也不會跳舞,每個月絕大部分工資都存了起來。
“病賄”引發的唏噓聲
“他平時穿的是不過幾十元的衣服,用公車也是自己出錢,要不是因爲得了重病,絕對不會搞腐敗的。”屈的親友介紹,屈的節儉衆所周知,夏日只穿廉價的T恤衫,正式場合才換上百元西裝。逢年過節,一家六七口人外出吃飯慶祝,都是選在低檔的飯館,一頓飯不過數十元錢。
“其實他也在內心掙扎過,但一想到自己的病,還是走出了那一步。”最開始,屈對於送禮者一律拒之門外,但遺憾的是最終沒能抵擋住誘惑。2005年10月24日,湖南省紀委對其“雙規”,同年11月28日,屈全福因涉嫌犯受賄罪被刑事拘留。
“我年紀大了,又患了嚴重的糖尿病,退休以後怎麼辦?我要爲我的晚年着想啊。”在法庭上,屈全福曾這樣解析自己走向腐化的心路歷程,引發庭審現場羣衆一片唏噓聲。“爲支付高額醫療費用,醫院院長竟被逼受賄” ,如此另類的“病賄”藉口,竟博得大多數現場羣衆對屈全福的“理解和同情”,箇中隱喻耐人尋味。
從清正廉潔的“菜農院長”到“因病受賄”的階下囚,屈全福的人生軌跡就這樣轉了個大彎。這個曾爲人稱道的“清廉院長”因何墮落?或許他的轉變過程能給社會帶來更多的思考。
“遺腹子”的苦難歲月
1946年10月3日清晨,湖南省望城縣霞凝區(現屬開福區)內的一個偏僻小山村, “哇哇……”從一間破瓦屋裏傳出的啼哭聲打破了寂靜。屋內的產婦看着呱呱落地的兒子,想起剛過世的丈夫,眼眶紅了。這個孩子就是屈全福。
屈全福的父母是普通農民,家境貧困,屈父在屈全福出生前因病去世。屈全福上面有兩個哥哥。還在讀小學時,他就開始幫忙做家務、幹農活。他從小就決定改變貧困的命運,因此努力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1967年是屈全福人生的分水嶺,這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了湖南醫學院(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醫療系臨牀專業(神經外科)。經家人和鄰里多方籌措,他的學費和生活費纔有了着落。屈全福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出人頭地,回報父老鄉親。
大學期間,屈全福埋頭苦讀,他的勤奮好學吸引了女同學李冰(化名)的目光,後來李冰成了他的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