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榮融(資料圖片) |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昨天(5日)表示,2007年,國資委將加快推進股份制改革,積極推進具備條件的中央企業母公司整體改制上市或主營業務整體上市;鼓勵、支持不具備整體上市條件的中央企業,把優良主營業務資產逐步注入上市公司,做優做強上市公司。
李榮融是在當天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作上述表示的。
積極推動整體上市
目前,包括A股和H股在內,整體上市的中央企業尚不多。整體上市可杜絕目前上市公司盛行的關聯交易、母公司與大股東惡意佔用資金、違規擔保等股市頑疾。
李榮融要求,中央企業要積極擁護、支持和推進企業改革與重組。要加快股份制改革的步伐,有條件的要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實現母公司整體改制、整體上市;不具備整體改制條件的,要加快推進子企業的股份制改革,要以主營業務資產統一運作、做優做強上市公司爲目標,通過增資擴股、收購資產等方式,把優良主營業務資產逐步注入上市公司。
早在2004年,國資委就開始對整體上市的法律風險、政策風險以及可操作性等一系列問題進行試點調研。此後,神華集團、寶鋼集團先後在H股和A股實現整體上市。整體上市後,國資委還選擇了寶鋼、神華進行董事會試點工作。
李榮融表示,至今爲止,試點工作卓有成效,各專門委員會開始運行,企業管理層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增強。
2005年11月,中石油出資61.5億元收購旗下3家上市公司;2006年2月,中石化曾持資143億收購旗下4家子公司。以上舉動也是整體上市的內容之一。光大證券裘孝峯認爲,鑑於央企的贏利能力增長很快,及董事會制度的全面展開,整體上市的難度不會太大。
直接持股有望破題
國資委權威人士此前曾表示,國資委還在考慮在整體上市的央企中,選擇其中一家直接持股。
即便對神華和寶鋼,國資委也沒有進行直接持股。原因是對直接持股的爭議很大。有意見認爲,國資委本身不僅僅是出資人代表機構,還肩負制定規則、監管所有國企的職責,直接持股就像裁判直接進場踢球,國資委身份將難以定位。
國研中心企業所副所長張文魁認爲,對於國資委直接持股話題的討論,其實是對國資委定位的一種討論,國資委到底是出資人機構還是監管機構?國資委應該直接當企業的股東,還是另設一箇中間層公司當企業的股東?他認爲,按照《公司法》界定的出資人資產受益、重大決策、選擇管理者等三大職能,國資委的出資人權利其實還遠沒有到位。
上海國資委和深圳國資委已經開始嘗試直接持股國有控股上市公司。2006年10月,上海市國資委正式成爲整體上市之後的上港集團第一大股東,持股92.8億股,佔總股本的44.23%;此外,上海國資委還直接持有海立股份、益民百貨等幾家國企上市公司的股份。深圳市國資委也是農產品的第一大股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