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兵營長”李春峯和“阿倫船長”許弘倫
惠州網絡虛擬社區大名鼎鼎的版主,通過短暫的緊急動員,與網絡上相識的朋友們一起行動,從洪水中救出200多名羣衆。然後,他一聲不吭,又回到“白天默默無聞上班,夜裏轟轟烈烈上網”的正常生活中去了。多日之後,抗洪救災的先進都快表彰完了,有關部門和新聞媒體才根據一條線索——他攜帶的抗洪工具機動橡皮艇,在皮艇訓練場上“抓住”了他的真身。此前,連危難時刻向他緊急求援的公安幹警,也僅知道他有一個怪怪的網名:“民兵營長”。
新潮、小資的網絡青年突然變身爲傳統意義上的英雄楷模。完全生活在現實世界裏的人們對此充滿好奇,讚譽中往往透着驚訝:“原來這些人也不光是關心自己、不關心社會呀!”“原來這些人也不是光講究時尚、品位,也懂得去救苦救難呀!”
“民兵營長”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與他聲氣相求的虛擬部落裏的網民們又是些什麼樣的人?
“民兵營長”的真名叫李春峯,他是中國建設銀行廣東省惠州支行的普通員工。近日,他在中國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組織的座談會上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波瀾起伏的故事,讓人們體會到一個陌生的“網絡青年”的人生與追求。
一支“艦隊”救了200多人——李春峯們的“微薄之力”
時光閃回,2006年7月15日,“碧利斯”颱風登陸,廣東省惠州市遭受百年不遇洪災,數千名羣衆被困。
當天是星期六,8時45分,李春峯突然接到網友“狐朋狗友”的召喚,請求他召集“東江艦隊”的網友們援救被洪水圍困的羣衆。
“東江艦隊”是李春峯和幾名機動橡皮艇愛好者在網上的戲稱。“狐朋狗友”是在公安系統工作的一位網友,因爲曾經參加過“東江艦隊”的訓練活動,所以知道“民兵營長”手裏有救生工具。
李春峯立即裝上橡皮艇趕到惠州市巡警支隊匯合。路上,他電話聯繫“東江艦隊”其他成員,兩人出差在外,只有網友“阿倫船長”在家。“阿倫船長”接到電話也立即趕來。
在洪水中穿行了四五個小時,到達災區,已經有災民遇難,情形十分緊急,兩人帶着特警隊員立即開始救援被困羣衆。
水流湍急,地形複雜,到處是漩渦,險象環生。在救援過程中,“阿倫船長”的橡皮艇被劃破。李春峯不會游泳,如果他的艇再出事,自己也將面臨生命危險。但看到被困的羣衆,他心急如焚,一趟又一趟地搜救、轉移被困羣衆。
一位70多歲的老人被他從屋頂上抱到船上後,一直緊緊攥住他的胳膊,渾身瑟瑟發抖。“看到那麼多人有生命危險,我曾經兩次流淚。”李春峯說。
連續15個小時,沒喝一口水,沒吃一口飯。過度飢餓已經沒有感覺,他舔着嘴角的雨水解渴。他和網名爲“阿倫船長”的惠州市檢驗檢疫局青年幹部許弘倫共搜救出了180多名被困羣衆。
當天晚上,李春峯吃了兩碗米飯、5碗稀飯,手中的香菸剛點着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春峯又接到了求救電話,惠州市商業學校一位校領導在網上看到“東江艦隊”救人的事,請求他們援救被困的師生。
“阿倫船長”的橡皮艇已經劃破不能再用。李春峯叫上“東江艦隊”的另兩名成員“tend”、“darkwalker”一起,幫助24名師生和幾十名羣衆安全轉移。
在幫助巡警隊巡邏了一個晚上後,7月17日,週一,李春峯按時上班。
儘管他們的英雄事蹟在網上廣爲流傳,但直到一週後,公安局同與他一起搶險的戰友們纔打聽到了“民兵營長”和“阿倫船長”的真實姓名;給單位送來感謝信時,單位領導也才知道了他們救人的事。
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讚譽,李春峯淡淡地回帖:“感謝各位對我們的支持和愛護,我們不過是盡了微薄之力。在突如其來的洪災面前,我相信各位一樣會挺身而出的。有關搶險救災的事就到此爲止吧。”
網絡上的公益活動——悄悄的,自願的
事實上,作爲惠州西子湖畔網站“車友會”的版主,李春峯曾多次組織網友參加公益活動,爲災區捐款、捐物,和貧困學生結對助學。公益活動成爲他們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
前年6月24日,龍門縣發生水災,一位網友提議募捐賑災。這一提議馬上得到網民的積極響應,當即成立以“民兵營長”、“darkwalker”等爲成員的公益小組,負責募捐。
3天之後,公益小組募集到現金12845.20元,衣物6413件,購買了藥品、大米和清油等送往災區。捐贈當天正好碰到當地在搞捐贈儀式,“民兵營長”們一向不愛這種熱鬧,在交接了賑災物資後悄悄離開。
去年10月,西子車友會提意給鄉村小學捐助圖書室。有網友提供了龍門縣河涇鎮西族小學作爲備選。這所鄉村小學有96名學生,學校沒有圖書室。得知捐助意向後,學校校長希望能幫他們換換破舊的課桌,李春峯們當即答應。
換課桌需要近7000元,網友“春風”提出課桌由他個人認捐,以西子車友會的名義捐出。3000冊圖書70%由網友們捐助,剩下的30%購買字典等工具書。購買書籍的資金通過義賣籌集,把車友會活動的內部雜誌以每本15元的價格賣給大家,籌款買書。
李春峯說:“我們希望能影響更多的人關注公益事業。”
目前,“西子湖畔”已經成爲惠州市最大的民間公益組織,公益活動每週都有,從撿垃圾、回收廢舊電池等環保行動到福利院服務、捐資助學,領域廣泛,其中捐資助學是重點。除了公益小組外,各版塊又分別有自己的公益活動,捐圖書就是西子車友會的特色活動。
網友們從事公益活動是出於純粹的愛心,完全沒有名利考量——即使是經常見面的網友,也互相不打聽對方真實的身份和姓名。他們熱衷於自己組織的公益活動,而對於官方組織的公益活動則缺乏熱情。一位非常活躍的網友,身份是政府公務員,他直言不諱地說,官方組織的一些活動,還沒搞,就搭起了大大的臺子,掛起了高高的橫幅,請好了記者。等級森嚴的募捐讓人很不舒服,每個人捐款都按定額,不能多也不能少,連捐款名單都要按職務排名來寫。網上募捐就完全不同了,大家愛捐多少捐多少,連名字都是假的,更沒有等級一說。
同樣是做公益活動,在現實中有時是被動的,在網絡上則完全是主動的。“我們喜歡這裏的氛圍,一切都是自願,量力而行。”這位網友說。
職員李春峯和網友“民兵營長”的區別
在單位,同事對李春峯的評價是:工作踏實、負責,很熱心,很低調。
在網上,他很有威望,作爲車友會的版主,不論是千萬富翁“春風”,還是黨政領導“老鐵”,對他都很佩服,積極響應他發起的活動。不僅是在西子湖畔網站的所在地惠州,就連附近幾個城市的許多網友也知道“民兵營長”的名頭。
作爲一個非營利性的網站,“西子湖畔”在惠州市點擊率最高,目前有13萬用戶註冊,每天有將近3萬臺計算機登錄。
在網絡中尋找精神寄託,展示真實的自我,和一羣志趣相投、無利益關係的人自由自在地玩兒,親近大自然,體驗生活的價值和意義,消除工作中的疲勞和煩惱,增加工作的動力……這是車友會網友的共同想法。
他們大多受過高等教育,來自政府、事業單位和企業,許多人還是單位的領導、企業的老闆、外企的管理和技術人員。相互以網名稱呼,在一起從不談各自的工作。
現實中的等級、利益衝突、工作壓力等等煩惱,在這裏統統遺忘。
“在一起玩兒的時候,沒人在乎你有錢沒錢,官大官小,在這裏都是兄弟姐妹。”“春風”說,平時在單位裏壓力夠大了,如果在這裏還指手畫腳,沒人和你玩兒。
曾經有人喊“民兵營長”老大,包括“民兵營長”本人在內的好多人立即回擊:“這裏沒有老大,只有兄弟姐妹。”
即使“民兵營長”、“阿倫船長”等成了現實世界中的英雄,也並沒有改變他們在虛擬世界的地位和形象。在網友心目中,他們做那些事情都是應該的,自己碰上也會去做,這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他們每次搞活動都採取AA制——平均付費。實行AA制不僅是爲了經濟上的平等,更是精神上的平等。
曾經有個當老闆的網友想出錢請大家玩一次,但被大家拒絕了——如果這樣,就會欠一個人情,玩起來就有所顧忌了。
車友會基本上每週都有活動。他們玩得很時尚,自駕遊、徒步穿越海岸線、去野外宿營等。長假期間,他們還組織車隊去湖北神農架、去四川。“民兵營長”和幾位網友喜歡玩船,花1.8萬元買了只橡皮艇,號稱“東江艦隊”。
去年11月25日,他們組織了1500人搞60公里徒步,光保障後勤和醫療的義工就有一兩百人。在現實世界中,兢兢業業的銀行小職員李春峯要組織這樣大規模的集體活動,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在虛擬世界中,一呼百應的網友“民兵營長”要做成這樣的事情卻是輕而易舉。
“留下腳印,帶走垃圾”是他們參加戶外活動的宗旨。
車友會的活動都是集體決策。他們有很強的團隊精神,去神農架的路上,有網友的車拋錨,跑出100多公里的車隊又返回,一直等到車修好。
他們反對個人英雄主義。喜開快車的網友總是被專門安排在後面,負責給車隊收尾。
虛擬的生活最終會回到現實中來,虛擬的愛心在現實中得到體現,虛擬的朋友有的變成了現實中的朋友。
“虛擬正在影響着現實。”網友“老鐵”說。以前,他領導的單位公費搞活動,卻經常沒人蔘加,玩不起來。後來,他借鑑了網絡的做法,組織一批年輕人成立了一個興趣小組,經常去爬山,走海岸線,慢慢帶動了更多的人,單位氣氛活躍了,笑聲多了,年輕人的工作勁頭更足了。
李春峯救人的事蹟經媒體報道後,立即引起他所在單位的重視,單位號召員工向他學習,並主動發起了一個援助災民的捐助活動。同時,一些同事也在他的帶動下加入了西子車友會,參加網上組織的公益活動。
作爲大老闆的網友“春風”,則把他們在網上發起的一些公益活動當作教材,組織青年員工學習,鼓勵他們培養感恩社會、健康向上的心態。
“老鐵”說:“我們都是平凡的人,我們只想改變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們實際改變的當然不僅僅是他們自己。網絡改變了他們,他們也在改變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