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此前國內油價巋然不動受到質疑
停擺多時的中國油價調整表今日終於對外呈現最新數字:自今日零時起,將汽油價格每噸降低二百二十元人民幣,將航空煤油價格每噸降低九十元人民幣。這是時隔近二十個月之後,中國油價的第二次向下修正。
此前中國國內此起彼伏的『跟漲不跟跌』的輿論質疑聲,令這次油價調整似乎顯得有些姍姍來遲。
二00六年中國油價調整的兩個時點分別為三月下旬和五月下旬,而在國際油價高位運行的二00五年,中國共調整了六次油價(包括一次降價)。二00六年下半年始至今,亦是國際油價掉頭向下的半年多時間裡,中國一貫持之的『小步快走』調價戰略卻一直按兵不動,給輿論沸騰的外界劃上了一個大大的且耐人尋味的頓號。
事實上,自去年七月開始,『高空跳水』的國際油價已經給了國內『看跌派』充足的論據和最好的措辭,而二00七年新年之後國際油價洞穿五十五美元大關,創下十九個月來的新低,更是令巋然不動的國內油價招來口水無數。
而今日的油價下調無疑是順應民意之舉,但在外部觀察者看來,技術性下調油價似乎難竟全功,因為放寬視野不難發現,輿論聚焦熱議多時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方案』並未隨這次降價消息同步推出。
『只聞樓梯響』是一年來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方案留給外界的深度印象。盡管這一年來各路媒體競相不厭其煩地揣度這份重量級方案的出臺時間,但至今無一命中。
事實上,與調控當局此次調低油價的謹慎步調一致的是,牽動各方利益的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宏闊深遠、影響面眾,謹慎穩妥推進亦在情理之中。
毋庸置疑,過山車式的國際油價運行曲線並不足以對油價調整做出支橕,這亦是中國調控當局選擇在國際油價連續十多天穩定在六十美元之下時纔出爐調價方案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是,在去年年底中國全面開放成品油市場的大背景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方案一朝不出,那些技術性上調或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的做法便只能停留在『權宜之計』的層面上,調控方也無法完成由『被動』到『主動』的漂亮轉身。
因此,中國油價調整之後的下一個動作值得期待。一個值得注意的信息是,本月底,中國有關部委及三大石油巨頭等相關企業將聚首全國石油市場管理工作會議,是次會議能否催生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方案,使得『另一只鞋』應聲而落,為市場所拭目以待。(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