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芯宜的爺爺葉天勳博士說,爲了答謝關心和幫助過小芯宜的各界朋友,他們特意請來攝影師拍一個全家福,在豬年春節到來之際送給大家,給大家拜年,真誠地感謝津門父老對他們全家的厚愛!
——原來,這不僅僅是一個愛心救助小嬰兒的故事,這裏面還有一段四代臺胞在津的溫馨往事。葉天勳來津19年,是天津臺胞中第一個獲得長期居留證的人。他的兩個兒子先後都娶了天津姑娘爲妻。大兒子、也就是小芯宜的父親葉大維和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的姑娘繩嵐還有一段感人的愛情插曲……
愛在他鄉,19年的歲月讓葉天勳一家在天津落地生根
結識葉天勳一家人是在天津姑娘繩嵐的婚禮上。
繩嵐是我2004年採訪過的一個“封面人物”。這位1981年出生的天津姑娘從小喜歡彈鋼琴,2003年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並在這一年年底的“中國小姐風采大賽”(天津賽區)中摘取了“天津風采小姐”的桂冠,並以一曲鋼琴彈唱《愛的代價》獲得最佳才藝單項獎。從小教過她彈琴、也是後來她婚姻介紹人的靳凱華老師評說:“繩嵐是一個樸實又自強不息的女孩,有着非常難得的音樂素質,她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她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完全靠她自己的努力,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那時候,她已經開始和葉天勳的大兒子葉大維在談戀愛了。剛剛大學畢業的繩嵐一邊教小孩子彈琴,一邊在咖啡廳去彈琴打工,沒有更多的時間消磨在花前月下,人長得帥氣又心地善良的葉大維就靜靜地坐在咖啡廳裏聽女朋友彈琴,彼此只能用目光交流,每當這時,繩嵐的琴聲便格外動聽,葉大維深深地愛上了這個聰明美麗的天津姑娘。
這不僅僅是他與天津姑娘的緣分,更是他們一家人與天津這座城市的緣分。
葉天勳說:“今日的天津,與我19年前剛來的時候不可同日而語。在這19年中,我親身感受着祖國大陸的巨大變化。1988年我要給孩子買一些生活日用品,到處都買不到。那時候我經常要在臺灣買好多的生活日用品裝滿箱子飛過來,再空着箱子飛回去。現在則正好相反,是空着箱子飛過來,裝滿箱子飛回去。現在這邊的進步真是太大了!”
葉天勳是1988年踏上天津土地的。身爲農學博士、水稻作物專家,他是作爲外資公司的代表來津成立中國第一家、營業執照爲00001號的農藥合資企業的。他清楚地記得那時候天塔的周圍還都是農田,當他看到天津老百姓冬儲大白菜的情景時感到非常好奇,他們不是一棵一棵地買,而是排着大隊一堆一堆地買。而這種情景,隨着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早已經成了歷史。
剛來的時候,葉天勳先在凱悅飯店住了一年,1989年搬到喜來登酒店,在喜來登酒店住了3年。妻子和兩個兒子是1990年來的,那時候葉大維和弟弟都在天津的國際學校上學,住在人來人往的賓館裏使這兩個小傢伙不是吃冰激凌就是去游泳,難以安心讀書。當時在天津還買不到合適的住房,於是,他們全家就在天塔旁邊先租了一處公寓房住。
葉大維的爺爺奶奶是1996年來津的,現在住的這棟房子也是那時候買下的。爺爺在天津住了5年,5年後臺胞證到期了,那時候要想延期就必須回臺灣去辦。沒想到爺爺回去之後,有一天晚上爲了關燈摔了一跤,又引發了各種疾病,住院以後不久便去世了。從此葉大維的奶奶便在天津長期住了下來。爺爺生前曾是臺灣的空軍將官,參加過“兩廣起義”。爺爺去世後奶奶每月仍有摺合約5000元人民幣的收入,但必須得本人去領。爲此奶奶決定放棄。她說,我要回去還得讓孩子們陪我回去,我說我就不要了,不回去了。我在天津生活得很好。
2001年,葉天勳即將面臨退休,就找到當時天津市負責涉外工作的一位領導同志,懇切地說,臺胞證每次回去辦延期都很麻煩,需要有這邊企業的聘書、公司的營業執照等等,像我這樣在天津住了這麼多年的老臺胞已經在這邊落地生根了。一旦退休了沒有企業了怎麼辦?這位領導同志說,你們這些老臺胞對天津都是有貢獻的,我們會想辦法解決的,你寫一個報告吧。很快,公安局就給葉天勳辦理了長期居留證,他是在津臺胞中持有長期居留證的第一人。
葉大維1994年在天津讀到高中畢業,然後回臺灣去當兵,當了兩年兵,1997年退伍之後去美國讀大學,2002年大學畢業後又回到天津工作。不久他結識了天津姑娘繩嵐,2004年,葉大維和繩嵐在他少年時代住過的喜來登大酒店舉辦了隆重又浪漫的婚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