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節來得晚,又恰逢暖冬天氣,市民在節日期間享受到了難得的暖陽,但因爲天暖雪化得快,天津市四五家滑雪場平均每天成本增加了數百元至上千元,靠天吃飯的滑雪場遭遇了暖冬的“尷尬”。
去年平均氣溫9.92℃
我國55年來最“暖”
2006年我國平均氣溫9.92攝氏度,成爲1951年以來創紀錄的“暖年”。
據國家氣候中心的專家介紹,過去50年氣溫升高最顯著的地區是華北、內蒙古東部以及東北地區,2006年我國從黃河以南至南嶺以北及西北、西南地區的17個省區市年平均氣溫均爲1951年來最高值。
據氣象部門統計,1950年以後,無論是年平均溫度還是冬季溫度,我國大部地區都有明顯的變暖趨勢。從1986/1987年的冬季至今,我國已經經歷了19個暖冬(僅2004/2005年的冬季爲正常)。
氣象專家表示,去年12月以來的這個冬季溫度偏高,但目前還不能確定這個冬季是否可列爲暖冬。按照氣象學定義,當某年12月至次年2月三個月的平均氣溫比近30年同期的平均氣溫高出0.5攝氏度以上,這個冬季即可視爲暖冬。科學家們認爲,二氧化碳是全球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氣候變暖將給人類和許多動植物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白天氣溫難得零下
大年初四仍暖融融
近幾日本市天氣晴好,而這樣的溫暖天氣已經成爲近期的主旋律。據市氣象臺介紹,本市入冬以來氣溫維持偏高,進入1月之後雖然有幾次降溫過程,但白天氣溫低至0℃以下的天氣並不多。從目前天氣狀況來看,從春節前夕到大年初三,本市氣溫一直維持偏高,近幾日平均氣溫都在10℃以上,最低氣溫也在0℃上下徘徊。
在送走55年來最暖的“暖秋”之後,我們又迎來溫和的冬天,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當中只有兩次比較明顯的降雪,低溫天氣相對較少,其中“三九”最後一天(1月17日)本市的氣溫甚至達到8.4℃,爲入冬以來最高。
今年春節期間本市更是暖意融融,昨天市區氣溫爲10.9℃,薊縣、寶坻、武清三個區縣氣溫超過13℃。今日本市仍將保持溫暖天氣,預計白天的最高氣溫將達到13℃左右。
每天夜間“補雪”忙
天亮後融雪近兩成
天暖雪化得快,甚至頭天晚上剛造好的雪第二天就化掉不少,各大滑雪場負責人都十分頭疼。本市一些滑雪場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受近期天氣較暖的影響,尤其是進入春節後客流增長,滑雪場幾乎是天天補雪。
昨天記者在市內一些滑雪場看到,由於陽光比較好,下午滑雪場的邊上已經化出雪水。昨晚水上公園滑雪場重新又造了一層雪。如果3臺造雪機同時開工,且“天氣好”的情況下,在這個1萬多平方米的滑雪場上,一晚上場內雪的厚度將增加近10釐米。盤山滑雪場、水上公園滑雪場有關負責人說,“這一行業所謂‘天氣好’指的是‘天冷,氣溫低’。雪的厚度應保持30—40釐米,但今年雪少,溫度還這麼高,夜間趕工造好的雪到白天要融化近兩成,害得滑雪場不得不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天天‘補雪’。”
每晚造雪僅三四個小時
雪場每天增加千元成本
由於造雪對溫度的要求很嚴格,所以滑雪場一般都在夜間降溫時進行造雪,氣溫在-2℃、溼度在30%-70%之間具備造雪的條件。但這段時間天氣暖和,每晚造雪的時間只有三四個小時,爲營造節日雪景氛圍,各滑雪場只能抓搶凌晨氣溫最低的這段時間造雪。
有關人士分析,津城滑雪場受外界氣溫的影響很大。以一家位於津郊較大型的滑雪場爲例,天暖時滑雪場需要不斷補雪,經營成本增加20%以上。往年盤山滑雪場每月包括用水、用電及人工費用等大約在十幾萬元,但今年則超過20萬元,平均每天水電等造雪成本增加一至兩千元。不少雪場加強了硬件設施,爲了應對暖冬,水上公園滑雪場引進了功能強大的壓雪機。由於晚上造的雪白天融化晚上易結成冰疙瘩,用壓雪機將硬雪打碎、梳理後,能保證雪質的鬆軟。據悉,這種造雪機的價格在萬元以上,成本無疑再度增加。
而市內如水上公園、銀河廣場滑雪場這樣以玩雪爲主的小型滑雪場爲例,成本每天也要增加幾百元。
鏈接
都是暖冬惹的“禍”
暖冬·服裝羽絨服滯銷
記者從幾家大型商場瞭解到,保暖內衣大幅降價,銷量居然還高於去年同期,但羽絨服的銷量在下滑。據某商場一位工作人員說,今冬到商場購買羽絨服的人數比往年下降了20%左右。羊絨、羊毛大衣卻賣得好,同比去年的銷量翻了一番。
暖冬·疾病流感容易暴發
因今冬氣溫較高、降雪偏少、霧天較多,呼吸道感染等病症患者也大幅上升,普通感冒和流感人數急劇增加。入冬後不少醫院的呼吸內科門診一直爆滿,輸液室裏人滿爲患,比往年同期增加了兩成多。
暖冬·環境空氣污染加重
在溫度高、冷空氣活動相對弱的天氣情況下,雨雪、大風天氣減少,造成天氣系統相對穩定,地面流動減弱,地面輻射的熱量及汽車尾氣、燃煤等產生的污染物不易擴散。今冬多霧,混雜着髒東西的霧積聚城市上空,使大氣透明度變差,空氣污染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