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隨着城市的大規模改造和服務企業的關停並轉,平房旱廁在減少,許多企業倒閉了,環衛事業面臨着新的挑戰。經過反覆調研,顧月海認爲,環衛工作應該朝着企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產業化發展的方向改革。
2001年4月,顧月海所在的河北區環衛二所成立了天津市第一家以清除廁所、代吸代掏、疏通管道爲主要業務的“津門時傳祥”環衛服務中心,嘗試着搞活環衛運行機制的基層改革。
依靠大家共同打造的品牌,這個中心的業務範圍逐步擴大,主城區外的區縣業務量已佔到全部工作量的四分之一,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據中心主任王建國介紹,2006年他們與區內外單位簽訂的合同金額爲80多萬元,實現利潤近20萬元。
“津門時傳祥”環衛服務中心成立5年來,通過規範管理、優質服務贏得了市場,用過硬的專業隊伍、專業設備和專業服務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爲了保持全國勞模和中心的信譽,顧月海和中心的同志們向社會作出“隨叫隨到”的服務承諾,根據服務對象的工作性質整理其詳細資料,定期上門解決問題,不耽誤客戶的正常工作。同時,中心的員工不分早晚,不論颳風下雨,不管有償無償,只要單位、羣衆需要,有求必應。
2002年10月的一天,一位家住南開區金川西里的老人,家裏下水道經常堵塞,老人找了好幾家疏通服務單位都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在電視裏看到有關顧月海和服務中心的報道後,便請求幫助。顧月海帶領中心的同志不顧路遠來到老人家中,將全樓的管道徹底清理好。老人十分感動,周圍的居民也紛紛稱讚,他們送來了一面錦旗,上寫“傳祥精神時時傳,奉獻社會潔淨心”。
顧月海說,“津門時傳祥”這個品牌是大家一起幹出來的,中心每個人都在小心呵護,我們的工作要讓羣衆和客戶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