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尼地震造成數百人傷亡
印尼地震災後
居民因地震紛紛逃往安全地帶。
地震受害者在接受治療。
據我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07年3月6日11時49分,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南緯0.6度,東經100.5度)發生6.6級地震。震中距最近的城市巴東約50公裡,距首都雅加達約900公裡。
截至北京時間6日18時,此次地震已造成至少70人死亡,數百人受傷。其中,索洛克縣受災最重。地震發生後,接連出現多次震感強烈的餘震,數百公裡外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均有震感。
印尼地震驚魂回憶
震中地區街道汽車擁堵
地震最先發生在印尼當地時間10時49分(北京時間11時49分),震中位於西蘇門答臘省首府巴東市東北約50公裡處,印尼首都雅加達西北大約900公裡,震源位於地表以下大約33公裡。
據我國地震臺網測定,地震為6.6級。而印尼國家地震預測中心測定的強度為裡氏5.8級。美地質勘探局說,約兩小時後,巴東市發生餘震,強度為裡氏6.0級。
連續地震一度引起許多居民恐慌。一名目擊者說,地震襲來後,巴東居民試圖前往地勢較高地帶,當地主要街道塞滿了汽車,引發全城交通擁堵。
印尼地震傷亡統計
目前至少已有70人遇難
從地震發生開始,遇難人數直線上昇。截至記者發稿時,已有至少70人遇難。印尼總統蘇西洛·班邦·尤多約諾的發言人、內閣秘書蘇迪·西拉拉希說,蘇西洛總統已命令警察、軍隊、災區當局、政府部長協調一切力量開展救災。
西蘇門答臘省警方說,由於通信中斷,目前還不清楚邊遠地區受災情況。許多人被困在倒塌樓房廢墟下,因此遇難人數還將增加。
在受災最重的巴東市索洛克縣,當地警察局長布迪·薩爾沃諾告訴記者:『共41人遇難,疏散工作正在進行中。』
巴東警方發言人蘇普裡阿迪說,索洛克縣一所學校兩層教學樓在地震中倒塌,造成兩名兒童和一名老師死亡。
印尼地震連鎖反應
居民擔心再次引發海嘯
震區許多居民擔心再次發生海嘯。不過,位於美國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說,這次地震發生在陸地上,這意味著中心不會發布海嘯警報。
印尼婦女阿斯米阿蒂家住巴東北部海岸。她說:『地震真是強。我恐慌不已,我像其他鄰居那樣跑出屋子……我們擔心可能會有海嘯發生,但到現在,當局沒有宣布海嘯來臨。』
讓阿斯米阿蒂感到放心的是,巴東是印尼為數不多海嘯預警系統安裝到位的城市之一。
印尼地震周邊影響
新加坡馬來西亞有震感
在距震中大約430公裡的新加坡,當地居民也有震感,數座老式辦公樓內人員因此緊急疏散。新加坡媒體報道說,當地主要商業區高層建築發生輕微晃動。
在與印尼相鄰的馬來西亞,最大城市吉隆坡居民報告有震感。在馬來西亞南部沿海城市柔佛,當地居民在地震襲來後紛紛逃離辦公室、住所和購物中心。
印尼地震原因分析
『太平洋火圈』再次發威
這次地震的震區位於俗稱『太平洋火圈』的地帶。地震學專家認為,這次地震是『太平洋火圈』再次發威的結果。
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地震學教授加裡·吉布森說,此次地震發生在內陸地區,與海上地震相比,其釋放的能量更大,傳播的地域更廣。這一說法為數百公裡外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有震感作出了解釋。
關鍵詞
印度洋海嘯
印尼是地震頻發國家,每年發生大小地震數千次。2004年底發生的印度洋海嘯導致東南亞和南亞數國共23萬多人喪生,僅在印尼海嘯重災區亞齊,死亡人數就接近17萬。
大海嘯發生以來,印尼政府加緊建設海嘯預警系統,新系統包括22個安有海底壓力傳感器的浮標、12個數字測潮儀、160個地震儀和500個用於測量和記錄地震時地表運動的加速測量儀。這一系統預計4年內建成。
太平洋火圈
『太平洋火圈』是指北太平洋邊緣、亞洲東部邊緣和美洲西海岸所組成的環形地帶。從陸地到海底,這一地區地震活動頻繁,其中包括最近發生的一些最嚴重自然災害。美國地質勘探局統計,1900年以來,『太平洋火圈』平均每年發生19.4起裡氏7.0級以上地震。去年以來,『太平洋火圈』地震和火山活動有加劇跡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