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推進新一輪嫁改調實現工業更好更快發展
——訪全國人大代表王治平
出席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市經委主任王治平代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2007年全市工業系統將緊緊抓住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重大歷史機遇,繼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加快實施新一輪嫁接改造調整,進一步優化結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大力推進節能降耗,進一步轉變增長方式,努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推動工業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邁出更堅實步伐。
在回顧去年工業系統工作時,王治平說,2006年全市工業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努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各項重點工作紮實推進,工業經濟繼續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的態勢,實現了“十一五”時期的良好開局。主要表現在: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工業總量進一步擴大,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8527.7億元,淨增1723.5億元,同比增長25.3%;工業結構繼續優化,優勢產業支撐作用進一步顯現,優勢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6391.6億元,同比增長27.5%,佔全市工業的比重達到74.9%;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大幅增長,全市獨立覈算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90.9億元,同比增長31.2%;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工業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全市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0.2億元,增長30%;以企業爲主體的創新體系建設步伐加快,工業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建成了鋼管、汽車、金耀3個產業技術研發平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4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200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投入170億元。
王治平說,天津新的上升期給工業發展帶來了重大歷史機遇,也對工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工業佔全市GDP比重超過50%,工業發展直接關係到全市發展大局,抓住和用好新的上升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是工業在當前和今後的重點課題。2007年工業系統將重點做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是進一步加快推進結構調整。着力提升產業結構的層次和水平,擴大產業優勢,下大力量培育一批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大集團。要繼續做大做強電子信息、汽車、化工、冶金、生物技術與現代醫藥、新能源與環保等優勢產業,積極培育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振興裝備製造業,改造提升輕紡等傳統產業。同時,要促進產業合理佈局,重點規劃建設80平方公里的國家級濱海化工區、102平方公里的臨空產業區、60平方公里的汽車產業區、20平方公里的石油鋼管和優質鋼材產業區、40平方公里的微電子產業區等六大產業聚集區,做大做強電子信息、中藥現代化、國家綠色能源、國家北方環保科技等四大產業基地。
二是着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加快創新體系建設,高標準、高水平建設一批產業技術研發平臺,加強三級企業技術中心建設;繼續加大科技投入,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投入將達到200億元以上;加快推進產業、產品、工業的技術創新;重點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加速聚集和培養一批創新型人才。
三是繼續實施開放帶動戰略,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強對內經濟交流與合作,把工業對外開放提高到新水平。引導跨國公司更多高端製造和研發環節轉移到我市;促進外資企業增資擴產;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跨國、跨地區經營;積極加強對內合作,重點引進中央直屬企業、500強企業和國家級院所。
四是深入開展節能降耗。要着力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逐步提高優質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推進節能技術進步,實施燃煤工業鍋爐改造等10大重點節能工程;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加快實施工業廢水和固體廢棄物等八大資源綜合利用工程;加強對工業節能降耗的監管、檢測和考覈,層層分解落實指標。
五是制定實施中小企業發展規劃,營造良好環境,全面加快中小企業發展。進一步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搭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平臺,加強中小企業信用管理;關注中小企業創新中的研發、孵化和產業化三個關鍵環節,引導支持中小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力度;搭建中小企業開拓市場的平臺,提高參與市場競爭能力。
六是進一步抓好運行調控,確保工業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與此同時做好安全生產、關心職工生活和穩定工作,促進工業和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