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換星移,時光荏苒。十年歲月似白駒過隙,彈指瞬間。
1997年,天津市曾組織百餘人的代表團在越南胡志明市舉辦出口商品展覽會,記者隨同採訪。十年後的今天,記者隨天津經貿代表團參加第十七屆越南國際貿易博覽會,再次踏上越南這塊土地,不禁爲這裏的變化感到震撼。
十年,3600多個日子默默從身邊溜走,我們在辛勤耕耘的同時也感知着中國的巨大變化。變化也許離自己太近,所以感覺變得多少有些遲鈍。記憶中的越南,沒有高樓大廈,路上幾乎沒有汽車,僅有的公共汽車多數門窗俱損,塞不進去的人們只能把身體掛在車外,搖搖晃晃,讓人不寒而慄。當時政府的部長們上班都是騎摩托車,有重要活動才能享有公車。女性無論年齡,都是穿着民族服裝,人人一條馬尾辮;看到的男性都是腳踏涼鞋,質地好的是革的,次的是塑料的,很有中國人“文革”時清一色着裝的味道。1997年的天津出口商品展覽會,給物質極度匱乏的越南人民打開了眼界,人們爭相搶購天津的日用品、食品……展覽會一開幕,展品就要賣空了。組委會一再要求企業不要再賣展品,免得展覽館空空蕩蕩……
下飛機後趕往代表團召開新聞發佈會的酒店,雖然匆忙,路上的景象還是讓記者觸摸到越南的巨大變化:摩托車依然充斥着大街小巷。但如流的高檔轎車、吉普車、清一色的日本品牌的出租車和嶄新的公共汽車已經讓人眼花繚亂,它們與無孔不鑽的摩托車匯成了繁忙的馬路交響曲。路不是很寬,秩序很凌亂,30公里的路程,足足開了一個多小時。
天津代表團的新聞發佈會,吸引了20多家越南主流媒體的記者,他們的裝束讓人耳目一新。女記者們高跟鞋、長靴,套裝、休閒裝應有盡有,長髮、捲髮、染髮……男士們西裝革履,已是皮鞋光亮照人。越南記者的筆記本電腦、手機大多都是和中國一樣的最新流行款。這一切在十年前都是不可思議,而今全球一體化,世界果真是“平”的了。
天津參展企業陣容強大,多數爲國家級大型企業,在國內同行業中處於龍頭和領先地位。參展的商品,有數十種被列入天津重點培育和發展的自主出口品牌行列。無論是前來洽談的越南企業家,還是走馬觀花的百姓看客,關心的都是我們頗具技術含量的商品。天津一汽夏利擺在展館前的“輕騎兵”、“威志”兩輛汽車,吸引了衆多的越南人。越南的摩托車,大多是進口品牌,每輛的價格都在6000至8000美元,以這樣的購買力,一汽夏利的經濟型轎車完全適應越南人的水平。展覽會上,一汽夏利達成了在越南建立整車組裝生產線的意向。不難相信,轎車進入普通家庭,在越南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近年來,越南的國民生產總值以8 %左右的速度增長,越南人相信,照此速度,越南將逐步改天換地。在記者眼裏,今天的越南,也和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一樣,人們渴望變革,充滿信心;整個社會觀念在轉變,環境在改善。
越南,一個正在成長的市場,一個充滿機遇的市場,對天津企業來說,這是個“走出去,求雙贏”大好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