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武夷山市醫療衛生系統所屬的市立醫院、中醫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等14家醫院,請武夷山市公安局14位民警擔任綜治副院長一事經本報報道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那麼,那些民警爲什麼進駐醫院?他們將如何開展工作?他們是否從醫院那裏領取報酬?進駐醫院是不是隻是爲了解決醫患糾紛呢?
昨日,本報就讀者關心的上述問題進行了採訪調查。
警方釋疑
1、爲什麼進駐醫院?
爲了保證治安,且有章可尋有例可學
據瞭解,武夷山市醫療衛生系統聘請武夷山市公安局14位民警擔任綜治副院長一事,是武夷山市進一步深化“嚴打”整治鬥爭、加強衛生醫療機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新途徑的重要舉措,也是經武夷山市綜治辦及衛生部門批准同意的。
警方介紹,民警進駐醫院擔任綜治副院長,是按照《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進行操作的。
前幾年,針對武夷山轄區管理出現的一些特點,警方就嘗試派駐民警進駐到一中、二中等中小學校園,對學生的的法律意識進行宣傳,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在治安、刑事犯罪率方面,也大大得到了下降和明顯地改善。
警方稱,這次之所以選擇醫院,是因爲在轄區內醫院的情況比較複雜,人流量大,治安形勢複雜,偷盜情況時有發生。資料顯示,每年醫院內發生的治安刑事案件都佔有不小的比例。
2、具體負責哪些問題?
只負責醫院內部安保,保證好的就醫環境
“進駐民警只負責醫院內部安保方面的問題,不插手醫院的其他事務!”警方表示,民警進駐後,對醫院保衛系統進行信息互通,在醫院內發生突發事件時,迅速及時地出面處理。此外,他們對醫院內部存在的消防隱患及安保問題落實監督,使醫院方得到有效地整改,不斷健全醫院內部保衛組織。此外,有一些不安定因素警方也可以提前介入,進行法律知識諮詢和宣傳,保證醫院的就醫環境。
對於“防醫鬧”的說法,進駐民警主要職責不是爲了解決醫患糾紛,而在於維護醫院的辦公秩序,制止暴力事件的發生。當發生醫患糾紛時,民警會第一時間對雙方進行勸導溝通,維護現場的治安秩序,正確引導病患家屬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解決。
3、在醫院領報酬嗎?
副院長只是虛銜,不拿醫院報酬
“被聘請擔任醫院綜治副院長的14位民警,並沒有領取醫院的報酬!”面對網上的種種評論,武夷山市公安局相關人員迴應道。
針對有羣衆提出民警進駐醫院後爲何享受副院長一職時,警方表示,綜治副院長只是民警針對所受聘的醫院內部保衛問題展開工作時享有的一個頭銜。只是爲了方便民警更好地參與醫院安保工作,如參與醫院內部的安防會議,提出有關治安綜合治理的意見和見解等。
此外,民警屬於劃片責任制管理,對於醫院周邊及所管轄範圍內的發生在事情,民警還是需進行處理的。因此,不會對原有的警力分配帶來影響。
醫院歡迎
民警可震懾不法分子
引導患者依法解決糾紛
昨日,記者調查發現,對於民警擔任綜治副院長一事,武夷山市的醫院普遍表示歡迎。
武夷山市立醫院餘院長說,醫院是一個開放的環境,每天都有各色人出入,失竊、鬥毆、破壞醫院設施的情況防不勝防。現在警察進入醫院,對不法分子絕對會起到威懾作用,而且,一旦上述情況,警察可以就近迅速地行動,比以前醫院報110要快速有效的多。
而武夷山市中醫院院長範建明介紹,以前,各醫院總會發生失竊或其他治安事件,這讓各家醫院十分頭痛。
而當出現醫患糾紛時,患者家屬發生過激行爲的事情也經常發生。導致醫生無法正常上班,許多患者的治療被耽擱。範建明認爲,民警介入醫患糾紛,可阻止過激行爲,預防事態擴大。
民警引導患者或家屬按法律程序解決醫療糾紛,依法鑑定甚至上訴。也是對患者權利的更好體現。
“說白了,這只是警民共建,爲患者提供安全有序、法制化的就醫環境,而不是叫警察來解決醫患糾紛。”範建明說。
相關鏈接:
1、《廣州日報》2006年12月16日報道:因爲不堪醫鬧尋釁滋事,爲了保障醫院工作人員的安全,深圳某醫院爲全體醫生和護士分發鋼盔,全體人員戴鋼盔上班防醫鬧。
2、《東方早報》報道:2007年1月,上海閔行公安分局莘莊派出所選調專管民警和治安聯防隊員直接派駐到醫院,保護醫務人員以及就醫病人的財產安全。
派駐民警的主要職能是:及時配合醫療機構防盜、對醫院保安進行業務指導、防“職業醫鬧”尋釁滋事。民警進駐後,醫院的失竊,鬥毆等治安及刑事案件大大減少。
3、《大連晚報》報道:3月23日,大連市派民警進駐該市三院、市友誼醫院、市中醫醫院、大連大學中山附屬醫院等重點醫院防治醫鬧。對在醫院尋釁滋事,故意損壞醫院公私財物,搶奪(隱匿、毀壞)病例資料,非法佔據或衝擊辦公(診療)場所,在醫院內拉橫幅、張貼大字報、散發傳單、潑散穢物、設靈堂等影響門診、病房正常的就醫環境,搶奪屍體移放殯儀館,將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滯留、棄留醫院,圍堵醫院大門和診療場所,限制人員和車輛出入,侮辱、威脅、恐嚇、毆打醫務人員,非法限制醫務人員人身自由等九種“醫鬧”行爲,予以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