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記協、新聞戰線“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和中華新聞傳媒網聯合舉辦的嘉賓訪談。今天我們榮幸的請到了第七屆長江韜奮獎的獲獎者,天津《今晚報》要聞部主任鮑國之,您好。
[ 2007-04-24 14:02:21 ]
[鮑國之]
大家好!
[ 2007-04-24 14:02:42 ]
[主持人]
鮑老師,首先祝賀您獲得第七屆長江韜奮獎,這是《今晚報》的榮譽,也是天津新聞界的光榮。在獲獎後您曾感言“責任更大,壓力更大”,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 2007-04-24 14:03:36 ]
[鮑國之]
當時有一個新華社的記者採訪我,我說的就是“責任更大,壓力更大”。獲獎以後你本人可能會更受人關注了,這樣的話,對自己的要求標準也更高了,所以你的壓力就會更大。以前的責任就很大,現在獲獎以後責任就更大了。
[ 2007-04-24 14:04:02 ]
[主持人]
您提出要聞報道要做到“三個必須”。您在工作中是如何實踐這個要求的?
[ 2007-04-24 14:05:41 ]
[鮑國之]
從事要聞報道我是前前後後差不多已經有20多年了,我也是從要聞部報道的實踐當中感悟出來了一些道理。我總結出三個必須,必須要從提升黨的執政形象出發,必須把社會責任貫穿始終,第三就是必須落腳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 2007-04-24 14:06:29 ]
[鮑國之]
第一個必須因爲我們是黨報,是黨領導的媒體,爲執政黨服務是一個天經地義的事兒。我們黨提出了要提高執政能力,我認爲新聞媒體也是黨的事業的一部分,所以要爲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服務。媒體要和老百姓聯繫的特別緊密,老百姓往往會從新聞媒體上感受黨的聲音!媒體的責任就非常的大了,所以媒體宣傳的什麼、主張的什麼都要和黨的主張是一致的,這樣就有利於黨的執政形象。所以媒體的重要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 2007-04-24 14:07:26 ]
[鮑國之]
第二個必須就是社會責任。媒體不是一個個體的行爲,媒體代表着執政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國家和政府的形象,老百姓看你就認爲你代表政府的行爲或者黨的聲音。如果媒體沒有社會責任,在報道新聞當中有一些個人的東西或者一些不正確的東西,就會影響輿論導向,這都是媒體不應該做的。
[ 2007-04-24 14:09:07 ]
[鮑國之]
第三個必須是新聞職業包括媒體的一個要求,你的目的是什麼。我覺得新聞媒體的目的和黨的目的和政府的目的應該是一致的,所以它促進了經濟進步和社會發展,落腳點就是看你有沒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我覺得這是一個最主要的內容。
[ 2007-04-24 14:09: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