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02年中央財政安排1億元對高油大豆進行補貼至2006年底,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良種補貼資金112.74億元,惠及農戶由53萬戶擴大到5800多萬戶,有力促進了糧食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
據農業部新聞發言人薛亮介紹,爲推進我國優勢農產品區域佈局,提高糧食等農產品市場競爭力,2002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實施大豆良種補貼政策,此後,補貼的品種、範圍和規模不斷擴大。
良種補貼實施5年以來,補貼的品種由高油大豆擴大到優質專用小麥、水稻、專用玉米和高油大豆4大糧食作物,補貼面積由1000萬畝增加到3.73億畝;補貼資金規模由1億元提高到41.54億元;補貼範圍由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4省區擴大到目前的13個糧食主產省區,山西、陝西、新疆、甘肅、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地區的優勢糧食作物也享受到了補貼政策;僅小麥良種補貼一項,農民年可直接增收50億元以上,有效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
薛亮介紹,在良種補貼政策的推動下,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優質率不斷提高。2006年,全國水稻優質率由補貼前的61.3%提高到69.1%,增加7.8個百分點;小麥優質率由補貼前的30%提高到55.2%,增加25.2個百分點。據統計,2006年優質專用小麥、專用玉米、高油大豆項目區畝純效益分別爲305.2元、429.0元和220.9元,分別比非項目區增加77.2元、83.6元和67.6元,增長33.9%、24.2%和44.1%。
良種補貼還提高了良種覆蓋率,促進了優質糧食產業帶的形成,項目區品種佈局基本實現了“一主兩輔”“一鄉一品(品種)”,良種覆蓋率、種子統供率達到100%,初步改變了品種“多、雜”的局面,加快了我國優質水稻產業帶、優質專用小麥產業帶、專用玉米優勢區及東北高油大豆優勢區的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