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各地縱覽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學區片公布!2024年天津16個區小昇初政策來了
· 第八屆『寶坻工匠』培育選樹大賽30日開幕
· 高考考點信息今起可以查詢
· 十二屆市委第四輪第一批巡視對23個單位黨組織開展作風建設專項巡視
· 天津『十五五』規劃前期重大課題公開遴選研究單位 21個課題亟待凝聚社會智慧
· 圓夢文化遺產課堂 丁字沽小學舉行慶『六一』聯歡晚會
· 俄烏衝突出現新動向 電子戰已成雙方殺手?
· 5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7.1088元 上調23個基點
· 老少同樂,快樂加倍!北辰區大張莊鎮為『老小孩』准備了六一集體生日會?
· 陳敏爾在全市巡視巡察工作會議暨十二屆市委第四輪作風建設專項巡視動員部署會上強調 堅持政治巡視定位 發揮綜合監督作用 縱深推進我市巡視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陳輻寬出席
 

福建茶文化

http://www.enorth.com.cn  2007-06-14 11:00
 

 

  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有一千年的茶文化歷史,是茶文化的發祥地,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比《茶經》早300餘年,著名的蓮花峰及其蓮花茶構築了一道獨特的僑鄉茶文化風景線。建茶、斗茶在宋元二朝尉然成風,明清時期,茶葉創新增多,開創烏龍制茶工藝,茶葉貿易漸盛,武夷山的茶山、茶水更加點綴了福建茶的文化底韻。現代福建茶文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進一步發揚光大,種茶、制茶、售茶、品茶、賽茶等幾乎佔據了茶鄉人的生活內容。制茶講科學,品茶有文化,構成獨特的福建區域人文特征。

  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茶與百姓生活,如此貼近,雅俗共賞,茶是一種深沈而雋永的文化。數千年的歷史積淀和文明傳承,使絢麗多彩的華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之中,以至在人類歷史上,人們視茶為生活的享受,友誼的橋梁,文明的象征,精神的化身。它的發現與應用,曾給世界以震驚,為世人所矚目。中國被稱為『茶的故鄉』、『茶文化的發祥地』。

  連綿中國茶文化歷史,福建茶文化凝聚著地理靈性,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類的創制要數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藝也數福建最奇,福建茶葉在中國茶葉發展乃至世界茶葉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

  蓮花茶襟書東晉,南洋思鄉憶石亭

  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最早見諸於南安縣豐州古鎮的蓮花峰石上的摩崖石刻『蓮花茶襟』(公元376年)。這比陸羽《茶經》記載的要早三百餘年。

  古時豐州是閩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蓮花峰位於鎮北桃源村的西北處,峰高約120米,遠在西晉即建有蓮花岩寺。至唐,山腰上建有一座歐陽詹書室。唐末詩人韓偓在此隱居時,曾詠詩『石崖覓芝叟,鄉俗采茶歌』以描寫當年蓮花峰茶的生產情景。公元1011年,泉州太守高惠蓮題刻『岩縫茶香』至今尚存。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始建『不老亭』。亭名因北宋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戴忱題詩(詩刻於蓮花石上),詩中有『一蓮花不老,過盡世間春』而得。不老亭因全亭的梁柱、屋蓋及所有的構件都是花崗石雕刻成的,俗稱『石亭』。自此蓮花峰茶改稱石亭綠茶。至清道光年間蓮花峰下種茶更盛,且在南安一帶渡海謀生的人較多,石亭綠漸成為僑鄉送祝『順風』的禮品,久而久之,華僑嗜飲,隨後,石亭綠暢銷南洋諸島,甚至遠銷英倫。

  游子思鄉,石亭寄意,茶與亭與人構築了一道獨特的僑鄉茶文化風景。如今古鎮煥彩,新樓成片,但山門楹聯依然:『茶綠峰青,開放幾更今古;亭高蓮傲,醉醒一樣乾坤。』

  宋詞偏愛建溪春,元曲令興武夷風

  建茶因產於建溪流域而得名。建茶有文字記載的是在南北朝時期(479-502),到唐朝開元天寶年間(713-755)《開元天寶遺事》記載:『逸人王休,居太白山下(今陝西寶雞市南部)日與僧道異人往還,每至冬時,即溪敲其冰(以)精壺煮建茗,共賓客飲之。』表明建茶歷史悠久。北宋林逋在《建茶》中寫道『石碾清飛瑟瑟塵,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間絕品人難識,閑對茶經憶古人。』

  唐馮贄撰的《記事珠》稱『建人謂斗茶為茗戰』,說明閩人斗茶習俗始於唐。時至宋代,福建以北苑貢茶和斗茶活動聞名於世,開創了一代斗茶比藝的茗飲之風,並風靡全國。可謂龍飛鳳舞傾朝庭,斗茶比藝創時興。北宋·丁謂(962-1033)《詠茶》;北宋·范仲淹(989-1052)《和章岷從事斗茶歌》;宋·蔡襄撰(1049-1053) 《茶錄》;宋·宋子安撰(1064前後)《東溪試茶錄》;宋·黃儒撰(1075前後)《品茶要錄》;宋·徽宗趙佶撰(1107)《大觀茶論》;宋·熊蕃撰(1121-25).熊克增補(1158)《宣和北苑貢茶錄》;宋·趙汝礪撰(1186)《北苑別錄》等詳盡記載和研究了當時福建的栽茶、制茶、品茶技術及飲茶風習。據報道記載北苑茶的宋代茶書有一半以上,茶詩詞達千首以上。宋代武夷茶為建茶組成的一部分,至元大德六年(1302年)創立焙局,設置御茶園於九曲溪之四曲畔,每年制『龍團』五千餅。從此,武夷茶大量單獨入貢,元朝鼎盛,至御茶園解體長達二百六十年之久。

  宋、元兩朝福建出現了以『龍鳳盛世』『茗戰成風』為特征的宮廷茶文化與文人茶文化的鼎盛時期,九曲溪孕育而成的中國皇家茶園——御茶園不僅代表是武夷茶的歷史輝煌,而且象征閩茶在中國茶葉的特殊地位。

  明清有心話工夫,咸豐無意問茉莉

  當斗茶之興漸減,明清時期的福建茶進入了創新時期,創制了多種茶類。繼宋代貢茶和斗茶之後的又一次輝煌。

  明末清初福建創制了烏龍茶,釋超全(1625-1711) 《武夷茶歌》、《安溪茶歌》;清·陸廷燦(1734)《續茶經》引的《王草堂茶說》;清·董天工編(1751)《武夷山志》等記載了烏龍茶的制作技術。烏龍茶問世後就受到人們的喜愛並出現了適於烏龍茶的獨特品飲方式,俗稱工夫茶。清·彭光斗(1766) 《閩瑣記》、袁枚撰(十八世紀八十年代或稍後亦注1786)《隨園食單》、梁章鉅撰(1845)《歸田瑣記》、施鴻保撰(1857)《閩雜記》、徐珂《清稗類鈔》;連橫(1878-1936)《雅堂文集》等都有記載。此間,烏龍茶也傳入了臺灣。

  福建生產工夫紅茶,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在福安坦洋村試制成功,經廣州運銷歐洲,很受歡迎。此後大批茶商接踵而來,入山求市,開設茶行,周邊茶葉雲集坦洋,『坦洋工夫』的名聲也不脛而走。在福建境內,還有白琳工夫、政和工夫,通常稱為福建三大工夫紅茶。

  福建用茉莉花窨茶大約始於明朝。到清朝,窨制方法較明朝又有發展,並開始出現大量的商品茶,清咸豐年間(1851-1861),茉莉花茶大量生產,暢銷華北各地。1890年前後各地茶葉運到福州窨制花茶,福州便成為花茶窨制中心。

  創新茶科技,豐富茶種類,成了這一歷史時期的主旋律。此時茶葉貿易漸盛,在相當一段時期,武夷茶(Bohea)成了中國茶的代稱。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福建烏龍茶以其獨特的魅力風靡日本飲料市場,可謂是櫻花時節念水仙(指:水仙茶等),烏龍東渡創奇跡。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

  劉超然、鄭豐稔在《崇安縣新志》(1940年)記載:『武夷茶,始於唐,盛於宋元,衰於明,而復興於清。……然孫樵《送茶焦刑部書》雲:『甘晚候十五人遺侍齋閣,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月澗雲龕之品,慎勿賤用之』。丹山碧水為武夷之特種,唐時崇安本設縣,武夷尚屬建陽故雲。然則此茶之出於武夷,已無疑義。……武夷茶最古之文獻其在斯乎。宋時范仲淹、歐陽修、梅聖俞、蘇軾、蔡襄、丁謂、劉子翬、朱熹等從而張之,武夷茶遂馳名天下。』著名茶學專家陳椽教授曾經給予『武夷茶歷經宋、元、明、清四朝,制茶技術不斷革新,創造了馳名中外的名茶,歷次輸出外銷。譽滿全球,為提高我國茶業科學技術水平作出了貢獻。』的高度評價。

  武夷茶文化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元代始成為皇室貢品,並在武夷創辦御茶園,茶文化遺址遍布武夷山中。有唐至民國古茶園、宋遇林亭窯址、元大德至明嘉靖御茶園、明大紅袍名叢、清龐公吃茶處、明至民國古茶廠、清茶政告示石刻等。武夷山是儒、釋、道三教同山之處,著名史學家蔡尚思教授曾贊道:『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1962年冬郭沫若游武夷詩雲:『九曲清流繞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蘭生谷香生徑,方竹滿山綠滿溪。六六三三疑道語,崖崖壑壑競仙姿,清波輕筏觴飛羽,不會題詩也會題。』茶與三教有不解之緣,茶中蘊和,茶中寓靜,茶的『和、靜『的稟性乃三教所追求的境界,三教思想之精華也豐富了武夷茶文化的內涵。

  古典美學認為:『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貴堅深而不淺露。水者,天地之血也;血,貴周流而不凝滯。』武夷山是山水石的一體化,是中國古典山水美學的精粹之所聚者,自然風光獨樹一幟,『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與『六六奇峰翠插天』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的絕妙結合,它異於一般自然山水,是以奇秀深幽為特征的巧而精的天然山水園林。武夷岩茶與武夷山堪稱一體,『好山,好水,出好茶』,武夷是『茶以山名,山以茶而名』。

  當今武夷山人在挖掘繼承歷代品茶藝術的基礎上,總結整理出一套《武夷茶藝》,其程序:恭請上座焚香淨氣絲竹和鳴葉嘉酬賓山泉初沸孟臣沐霖烏龍入宮懸壺高衝春風拂面重洗仙顏若琛出浴玉液回春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三龍護鼎鑒賞三色喜聞幽香初品奇茗再斟流霞品啜甘露三斟石乳領悟岩韻自斟慢飲敬獻茶點欣賞茶歌游龍戲水盡杯謝茶。把品茗、觀景、賞藝融為一體。蔡鎮楚教授在《武夷山茶韻》中贊美道:『武夷山——我心中的山水茶緣,我夢中的千古茶神,我筆底流轉如珠的曠世茶韻。』

  武夷茶文化已成為武夷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

  尋香首推茶,品茗此為都

  安溪產茶有字可考於唐。唐末,閬苑岩岩宇大門有:『白茶特產推無價,石筍孤峰別有天。』開先縣令詹敦仁(914-979年)曾留下許多茶詩。明清崛起,至光緒三十年茶園面積達3.1萬畝,並有規模出口量。如今是烏龍茶出口基地,中國名茶(烏龍茶)之鄉。

  種茶、制茶、售茶、品茶、賽茶等幾乎佔據了茶鄉人的生活內容。制茶講科學,品茶有文化,是如今安溪茶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蘇淑勉在《大坪,我為你祝福》一文中描述過:只見紅磚粉牆的樓房裡,隨處可見一袋袋焙熟包裝的『秋香』。主人端出的全是青一色白不鏽銅的巨形茶盤,配上古銅紫砂茶壺茶盞,別具一格茶鄉特色。他們沿襲『沒有三杯不成禮數』的風習,勸茶款款,言笑晏晏。安溪茶藝的推出,總結了古人的品茶經驗,結合地方品茶習俗,簡古純美,主要以鐵觀音的特殊茶韻為本體茶性,闡明其沏泡技藝和茶藝精神內涵。其茶藝流程有:神入茶境、茶具展示、烹煮泉水、瑤池出盞、觀音入宮、懸壺高衝、春風拂面、甌裡醞香、三龍護鼎、行雲流水、觀音出海、點水流香、香茗敬賓、欣賞湯色、細聞幽香、品香尋韻。通過茶藝,傳達了『純、雅、禮、和』的精神追求。頗有嫩柳池塘初拂水,簡古純美問春風之美。

  『志寄茶韻,筆喚鄉情』是茶鄉人對茶文化的特殊理解。在吳小猛的《給老父》詩文中寫道:『一壟壟茶園爬上山坡/爬上額頭/綠色的彌漫/把日子染得金黃金黃……嫩芽上的白毫/什麼時候/悄然爬上雙鬢/爬滿你的頭』老茶師的辛勞和執著,都真實地溶入了茶葉,而當人們品飲時領略的是清香和甘醇。在長坑鄉工作的龔伏龍題的『觀音茗韻醉人香,陸羽當年惜未先,茶葉文化大手筆,烏龍雲嶺譜新篇。』把茶、茶文化、茶鄉事業連在一起。

  蘇宇霖的『茶王百克成天價,極品一甌滿座香。』鄭夢集的『似詩似畫安溪縣,如露如泉鐵觀音。』安溪大觀園門聯的『清風陶醉歸來客,溪茶溫暖故人心。』(安溪古稱清溪)。無不體現茶鄉人鍾愛自己的鳳山、蘭溪、茶林、茶師、茶都。甚至一個地名,長坑,也有賦聯,『長滋雨露茶園綠,坑作硯池墨寶香』(長坑陳文信題)傾注了茶鄉人對茶和文化的鍾愛與抱負。在溪源茶廠的品茶室有一副對聯『八表無垠騰峻馬,溪山盡處問清源』,上聯嵌入『八馬』商標,下聯嵌入『溪源』廠名,可見品牌文化建設正在成為新的亮點。

稿源:福建東南網 編輯:姚青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注冊後發表評論。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熱點評論 ·體育頻道
2010年『成品家裝』(圖)
【專題】大型史詩電視劇《解放》
公安鋼管園區治安分局積極開展夏季嚴打整治
港游客遭劫殺 中方要求菲律賓解釋發動強攻原因
金鏡頭獎評委會:《挾屍要價》照片不存在造假
從籃球世界杯舉辦城市,看中國籃球『熱區』
楊博尊劉玉濤曹六洲破全國紀錄 天津游泳選手創佳績
天津聾人男籃得分王韓超:我的偶像是林書豪
硬地滾球上演『有愛』一幕 上海隊員『讓球』避免零封
大比分戰勝北京 盲人門球天津與浙江會師決賽
·財經頻道 ·娛樂頻道
國美零售高級副總裁方巍:品牌定位是成敗的關鍵因素
兩輪換電起飛,智租換電榮獲國際零碳節『2022傑出綠色創新獎』
TCL家電因涉嫌收購ST奧馬違規被證監會立案
上海銀行發布2022年半年報:規模效益穩步增長 結構轉型成效顯著
豐田金融服務加速二手車流通
《你看誰來了》張桐被爆『搶戲李幼斌』的趣事
《你看誰來了》發布 任靜付笛生痛批『造謠者』
說出最想對閨蜜說的話 免費看電影《小時代3》
電影《誤殺》公映 全方位解鎖賀歲檔話題爆款
《被光抓走的人》看點 『津抖雲』免費請您看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