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家文物局、中國社科院以及陝西和內蒙古等7省區的官員和學者,17日在烏魯木齊共同協商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遺的預備名單、時間線路圖等具體事宜。在本次爲期兩天的會議上,中國預備名單有望確定,並制定中國的申遺工作時間表。
在當日舉行的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遺工作會議上,陝西、河南、甘肅、青海、內蒙古、寧夏、新疆7個省區分別闡釋了各自擬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預備名單、所申報的理由和意義,以及自去年8月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遺吐魯番會議以來,各省區在申遺方面的努力,包括古遺蹟搶救、周邊環境治理等。
去年8月,來自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的50多名專家學者及文物管理部門人員,在新疆吐魯番達成“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遺吐魯番初步行動計劃”。該計劃在絲綢之路的定義和定性、遺產的入選標準、構建有效的國際合作機制、建立專業諮詢機構、資金籌措、分階段實施計劃等方面確立了行動目標。
隨後,中國開始全力“備戰”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遺活動,陝西省對預備名單古遺蹟周邊環境進行了全面整治,甘肅省成立了專門的申遺領導小組,並制定了相應法規。與此同時,一些省區還劃撥專項資金,聘請專家對申遺進行指導、論證。
中國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司遺產處處長陸瓊說,目前中亞5國已提出絲綢之路申遺預備名單54處。在本次爲期兩天的會議上,中國預備名單有望確定,並制定國內申遺工作時間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