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記者劉雁軍):6月18日,津沽環保行記者團深入本市高新紡織工業園區進行了採訪。該園區坐落於空港物流加工區,是本市工業戰略東移的標誌性工程,園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引進設備在堅持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同時,將高效、節能、環保放在突出位置。
據瞭解,高新紡織工業園區共佔地1.86平方公里。總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截至2007年5月底,已完工項目13個,累計竣工面積45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投資額25.6億元。園區全部建成後,將在市場信息、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等方面對周邊地區產生較強的輻射力;在紡織服裝設計領域有較強的超前引導力;在營銷領域有寬厚的海內外營銷網絡,形成較強的外向拉動力,成爲我國北方重要的紡織工業基地,全面帶動北方地區紡織經濟的發展。
該園區在加快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節能減排。據瞭解,根據國際、國內棉紡織技術發展趨勢及市場需求,園區引進了代表世界現代紡織工業技術水平的一流裝備,使精梳及混紡半精梳比重由原來的30%達到75%,無接頭紗比重由原來的17%達到100%,紗線支數可達160支,無梭布比重達到100%。通過工藝裝備的改進,使產品能耗大幅降低。如:布的單耗由進園區前的百米耗電18.21度降低至12.62度,降低了30.7%;萬元產值取新水由進園區前的17.47噸降至8.86噸,降低了49.28%。僅此兩項,每年就可節約資金2801.71萬元。
園區在印染方面採用環保型染化料、助劑,把污染防治從末端治理轉向源頭預防及過程控制,實現由原料進廠到最終產品出廠全過程的清潔生產,生產產品完全符合國際環保要求。在印染項目的建設過程中,突出以提高印染產品質量、強化環境保護爲原則,推行環保、節能、清潔生產印染加工技術。在現有裝備上進一步提升技能環保的技術水平,通過採用國際先進的高效強噴淋齒槽輥雙穿布蒸洗箱、高效鹼回收、高效節能燃燒器等高效節能裝置,實現高效、短流程的印染產品生產,從而節約用水量,降低能源消耗。同時,還採用多種廢水、廢熱回收回用技術和裝備,形成廢水梯級利用和廢熱回收利用,以盡最大可能減少能源消耗。
據瞭解,項目實施後,園區每年可節水61.6萬立方米、節蒸氣3.3萬噸、節天然氣42.7萬立方米,減少排污量46.3萬立方米,合計每年可節約成本845.3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