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括健身、文化、勞動、教育、法律和諮詢六大類
市民小“圈子”紅火在社區
其中過半經備案審批已成爲正式民間組織
“圈子”是百姓對社區民間組織的愛稱。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本市加強對社區民間組織的管理和推動,加強“圈子”建設,截至目前,共有12000餘個“圈子”活躍在本市各社區基層,內容涉及健身、文化、勞動、教育、法律和諮詢六大類。
記者在走訪和平區新興街、南開區興南街與河西區馬場街的部分居委會時發現,居民活動室裏氣氛融洽,“圈子”活動井然有序。其中,老年文化活動、社區圖書閱覽、體育健身等“圈子”格外紅火,吸引大量羣衆參與其中。
據瞭解,目前在本市,有超過半數的“圈子”活動正規、體制健全、在羣衆中具有較高知名度,已經通過備案審批成爲正式民間組織。年內,本市各部門將加強對“圈子”的扶持力度,以三級備案、兩級管理體系爲依託,再發展一批新的備案民間組織,讓“圈子”發展得更紅火。
鄰居節,溫暖居民心
鄰里們拉近了距離感情越來越融洽
在建設和諧社區、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本市各街道社區基層單位創新思路打造精品,想方設法拉近居民距離,鄰居節已經成爲本市社區建設在全國的著名品牌。河西區天塔街自1999年首次開始舉辦鄰居節以來,在全國享有很高知名度,曾被國內各級媒體報道關注。明年恰逢其第10屆鄰居節,居民們都鉚足了勁,要在奧運會期間向世人展現咱天津社區的新魅力。
據悉,目前在本市,搞以鄰居節爲特色的居民聯誼活動的社區還有很多,不少居民因此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感情越來越融洽,以前在四合院裏纔有的“老街四鄰”現在又出現了,鄰居節被居民們交口稱讚。因爲舉辦鄰居節,社區氣氛越來越融洽,鄰里間慪氣冷戰的少了,互幫互助的多了;婆媳、夫妻吵架的少了,爭做文明家庭的多了;破壞社區環境的居民少了,創建美麗家園的居民多了。在採訪中,家住南開區淦江東里的林先生特意給記者展示了他最近寫的打油詩:樓道綠地前,相識展笑臉,感謝鄰居節,近鄰格外親。
本市八成以上新社區建有社區網站或BBS
網上俱樂部鄰里常相見
一提起社區活動,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大爺大娘自娛自樂的場景。記者今天從市有關部門獲悉,爲了吸引年輕人關注社區活動,本市部分街道率先開展數字化社區建設,取得良好效果。目前,80%以上的新社區都建有自己的社區網站或網上BBS,成爲社區文化建設新陣地。
據瞭解,本市南開區欣苑公寓社區是國內首家數字化社區,其開辦的數字化社區學習中心吸引了大批年輕人。該中心佔地2500平方米,擁有計算機100多臺,社區居民可以在這裏享受普及型網絡遠程教育,通過培訓,甚至可以拿到清華、浙大等國內名校的畢業證書。和平區勸業場街開辦的網絡BBS,成爲居民茶餘飯後相互交流的新途徑,最近,該街還以網絡BBS爲陣地開展迎“七一”網絡辯論大賽,各社區紛紛組隊參加,每場辯論結束後,都有特約專家做評委對該場辯論進行點評。如今,不少居民下班回家後,都要先打開電腦在網上留言,過一回當辯手的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