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施惠基金會25日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2006年慈善捐助高達2950.2億美元,比自然災難多發的2005年多出100多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長沃倫·巴菲特2006年承諾20年內捐助300億美元,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慈善捐助增長。但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富豪的鉅額捐助影響大,但捐助數量只佔慈善捐助總數的很少一部分,支撐慈善事業靠的是普通公衆。
個人捐助爲主流
同以往一樣,個人捐助是2006年美國慈善捐助主流,高達2228.9億美元,約佔捐助總數的75%,反映出美國普通人樂於捐助的良好習慣。
美國施惠基金會主席理查德·喬利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說:“全美國年收入低於10萬美元的平民家庭中,65%的家庭向慈善事業捐助。”
他說:“美國人有向非盈利性組織捐助的傳統,美國公衆總是在財力許可的範圍內,儘可能進行捐助。”
此外,各種基金會捐助數量爲365億美元,企業方面捐助約爲127億美元。
美聯社援引一家慈善機構2006年12月公佈的數據報道說,美國慈善捐助總數量世界第一,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也最高。
數據顯示,美國慈善捐助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7%,第二位的英國這一比例爲0.73%,接下來是法國、南非、新加坡、土耳其和德國。
鉅額捐助影響大
在2006年,鉅額捐助繼續扮演重要角色,巴菲特的鉅額捐助承諾成爲當年最大亮點。美國施惠基金會把超過10億美元的捐助稱爲鉅額捐助。
有“股神”之稱的巴菲特去年6月宣佈,將在20年內向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和夫人梅琳達創辦的蓋茨基金會捐款約300億美元。在2006年,巴菲特已向該慈善基金會捐助19億美元。
法新社報道說,蓋茨基金會主要關注在發展中國家消除飢餓和疾病,蓋茨本人宣佈淡出微軟事務,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慈善事業上,對慈善資金投入結果及其有效性給予更多的關注。
分析人士認爲,巴菲特此舉反映出一個趨勢,即鉅額捐助人越來越注重捐助使用效率和效果。
這些分析人士同時指出,雖然富豪的鉅額捐助影響大,但捐助數量只佔慈善捐助總數的很少一部分,支撐慈善事業靠的是普通公衆。
美國施惠基金會官員喬治·羅圖魯說:“超大數額捐助總是上報紙頭版,但其總數量只佔到捐助總數的1.3%。”
隨股市水漲船高
美國施惠基金會在報告中說,扣除通貨膨脹因素,2006年慈善捐助總額比2005年的2830.5億美元增長1%,主要得益於經濟成長、特別是股市增長。
報告說,從以往年份來看,慈善捐助年度增長率約等於當年股市增長率的三分之一。扣除2005年救災捐助大幅度上升這一因素,2006年度也遵循這一規律。
2005年救災捐助大幅上揚,主要因爲當年8月份的“卡特里娜”颶風等重大自然災害,還有2004年12月底的印度洋大海嘯。
扣除救災捐助,2006年慈善捐助比2005年增長3.2%,而2006年股市增長率爲10%,符合以往規律。
報告認爲,2006年慈善捐助隨股市水漲船高,反映出美國經濟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