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正文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天津新聞 (2025-11-22)
· 政協天津市第十五屆委員會有關專門委員會主任、副主任任免名單
· 2025津洽會,帶您解鎖沈浸式逛展新體驗
· 著名指揮家陳燮陽執棒天交,用旋律致敬藝術人生
· 天津大學馮驥纔博物館正式落成 看看裡面都有啥?
· 京津研發 武清轉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產學研樣本
· 都市報道60分 (2025-11-22)
· 天津圖書館微信服務號:十年裡關於閱讀與溫暖的記憶
· 以美學視角詮釋傳統文化之精妙!天津大學馮驥纔博物館落成
· 北宗文脈薪火傳,公益捐贈暖津門
 

公祭風盛行 59.6%公衆認爲公祭不該是政府行爲

http://www.enorth.com.cn  2007-07-02 08:08
 

 

6月22日,2007(丁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羲皇故里甘肅天水隆重舉行。

  如有政府參與,民調顯示公衆最能接受的公祭對象是革命先烈,77.3%的受訪者持這種態度

  6月22日,甘肅天水市舉行了省級公祭伏羲大典活動。一系列搭車的文體經濟活動結束後,節會組委會這樣評價大典的喜人成果:嘉賓規格高,參祭規模大,公祭程序嚴,社會影響廣。

  進入5、6月份以來,部分地區政府對公祭活動迸發的熱情,正隨着氣溫一起節節攀升。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近日完成的一項讀者調查顯示,62.4%的受訪者認爲,公祭可以舉行,但要適可而止;只有極少數人(5.3%)認爲“應該大力提倡”。此外,還有25.1%的人的態度是“不太好,要舉行的話應該依情況而定”,而另外7.2%的人則認爲“完全就不該搞什麼公祭活動”。

  有媒體追根溯源發現,這股公祭的潮流始於1980年前後,最初僅限於幾個具有特殊歷史文化背景的地點。上世紀90年代以後,公祭這一形式在更多地方蔓延開來,2003年以來,已經有數十個地方的政府直接介入了類似的“公祭”活動。

  而真正的熱潮出現在2004年,當時,黃帝公祭被認定爲“國家級祭祀活動”。此後發生的一切,正如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在2003年公開預測的那樣:“炎帝、伏羲、女媧、堯、舜、禹等等,還有大批地方神、民族神、行業神”都將進入“政府公祭”的行列,公祭對象的爭奪戰拉開帷幕。

  始終伴隨着公祭熱潮的,是來自社會各方面質疑的聲音。

  記者注意到,在各種聲音當中,最大的爭議焦點就是,這種祭祀活動是否該由政府出面。本次調查發現,接近六成(59.6%)的被調查者認爲,政府不應該扮演公祭組織者的角色;認爲“應該出面”和“說不好”的人數幾乎相同,分別佔20.2%和20.1%。

  公祭活動最不能被民衆接受的,是政府的大手筆投入。不久前,一則新聞在網上幾乎被板磚“拍死”:國家重點貧困縣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耗資1500萬元舉辦了一次女媧公祭大典。此後,當地官員出來解釋稱“只花了740萬”。

  2004年之後,浙江省紹興市便提出了“北有黃帝陵,南有大禹陵”的目標。近年來,該市累計投入資金2億多元,新建了祭禹廣場、水上祭臺、守陵村和夏禹文化園,終在2007年使禹祭也升格爲“國祭”。

  在地方政府竭盡全力,力爭將公祭上級別、上檔次的同時,來自民間的聲音卻指出,這不過是在比“面子”,賽“政績”,折射出部分地方官員扭曲的政績衝動和浮躁心態。

  在本次調查中,59.3%的被調查者認爲,這是在鋪張浪費,沒有起到實際效果。有22.6%的人認爲,公祭活動能夠弘揚傳統文化,值得肯定,另有18.1%的被調查者覺得“說不好”。

  實際上,所有大搞公祭活動的地方政府,對其“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目的從來都不忌諱。在公祭活動中,招商引資纔是重頭戲。

  但很多被調查者認爲,政府的這一初衷實在是一廂情願。53.7%的人認爲,借公祭招商引資只是個下策,浪費人力財力,對經濟發展沒有好處。相比之下,認爲這是“上策”的人只佔21.8%,還有24.5%的人表示“說不好”。

  另一個造成公祭越來越不受歡迎的原因是,公祭對象的泛濫。在被調查者心中,最能接受的公祭對象是革命先烈,有77.3%的受訪者持這種態度。其次,分別有68.4%和60.7%的人認爲,中華民族的祖先(如炎黃二帝)和文化先賢(如孔孟)也可以成爲公祭的對象。至於古代神話人物和民間傳說人物,在本次調查中的支持率僅爲11.4%和5.8%。此外,還有4.4%的被調查者認爲,根本就不應該搞類似的公祭活動。

  多數公衆的意見與近年來兩會的有關提案議案形成了呼應。在今年兩會期間,軍隊人大代表陳章元提交了“關於建立公祭人民英烈制度的建議”的議案;2004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王伴青同樣提出了設立“革命烈士節”的提案;2005年,全國政協委員趙龍建議,將12月13日設立爲國家公祭日。

  不少地方官員在公開場合談到公祭的意義時,首先要強調的都是“文化傳承”。但公衆對此並不是很認同。60.2%的人認爲,弘揚傳統文化最好的方法是“保護傳統節日”,其次是“重拾國學”(22.6%),而贊成“舉行各種公祭活動”的人只有9.1%。

  背景資料:本次調查執行時間爲2007年5月28日~6月25日,共收到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網絡的1251份有效問卷,其中報紙讀者回寄問卷190份,網絡讀者填答問卷1061份。受訪者中男性佔76.0%,女性佔24.0%,平均年齡爲29.3歲,其中19~35歲讀者佔77.1%,大專及以上學歷者佔89.1%。

  青調留言板

  在我眼中,公祭有個規律:越是貧窮的地方,公祭活動越壯觀!以搞活經濟爲目的的公祭本身就是一個畸形的產物,會使得扶貧的縣鄉越“扶”越“貧”。

  ——嚴坤

  各地公祭的流行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人們開始重新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價值。目前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牆內開花牆外香”了——本國人重視不夠,外國人卻津津樂道。

  以公祭拉動經濟發展,如果做得好大家受益;如果辦砸了,善意的初衷就會變成滋生腐敗的溫牀,是拿納稅人的錢打水漂。其實這就是場博弈,賭注是羣衆利益。

  ——青島理工大學學生

  公祭之風盛行,更多的是出於經濟原因的考慮,而非爲“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愛國教育”。看似風風火火,實則勞民傷財;說是利於經濟發展,實是缺少發展的思路。它只不過是形式主義在文化領域的一種縮影罷了。傳統文化的弘揚,不是源自幾次規模宏大的公祭,而是來自細水長流、日積月累。

  ——一位讀者

稿源 中國青年報 編輯 鄭津
新華時評:勞民傷財的公祭活動應該叫停   07-05-20
迢迢祭陵路 拳拳赤子心—公祭黃帝側記   07-04-06
呢稱: 輸入答案: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財經頻道 ·體育頻道
新股申購:山東如意(002193) 武漢凡谷(002194)
新股中籤:中國中鐵首發A股網上發行中籤結果
張道達:老法師看盤 等待決定性一刻(11月26日)
天津新20項重大工業項目陸續啓動 總投資1088億
天津福利彩票雙色球全國開獎公告第2007138期
續談雅帥 歐洲選外援 泰達加速新賽季準備工作
盧彥何楊吳澤上榜 泰達一線隊掛牌名單增至七人
易建聯"撿"1個籃板保證勝小牛 贏回小K教練信任
火箭狂勝掘金止住連敗 姚麥發威祕訣賽前"密談"
世預賽20強抽籤揭曉 中國不幸進入“死亡之組”
·科技頻道 ·娛樂頻道
考古專家“破獲”7000年前少女遇害案
“中國第一幅月圖”完美亮相(圖)
月球“玉照”將公佈 中國航天測控獲四大突破
受詛咒寶石在英國展出 歷任主人連遭噩運(圖)
科學家揭開雄性進化更快之謎:遺傳方式簡單
蔡少芬陳法蓉買傢俱築愛巢 斷背戀情曝光(組圖)
《南京!南京!》劇照曝光 女主角秦嵐自嘆賠錢
小S再產一女 小Lily像極了小S小時候
亂彈《色,戒》——無人不冤 無情不孽
小S生完嘴饞 黑人范瑋琪帶甜甜圈探望(圖)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