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共同社今天(2日)發自此間的報道說,日本“爭常”頻遭失敗,其原因在於美國拒絕使安理會“大衆化”,希望維持現有秩序,對改革態度消極。
報道稱,日本政府人士稱安理會改革是“事關國家命運的外交”。力爭成爲常任理事國的日本和德國等4國(G4)2005年7月向第59屆聯大提交了將安理會擴大到25國的框架決議案,但是改革卻連續在3屆聯大被推遲。
“安理會反映了五大國佔統治地位的1945年時的現實。有人呼籲要加以改變,但照目前的國際形勢,常任理事國將只剩下(美國)一國”。今年3月在美國東部舉行的一場非公開的講演會上,以“親日”而聞名的前美國政府高官的上述笑談引起了主辦者的笑聲。表面上強烈支持日本“入常”的美國政府的“本意”在這一瞬間暴露無遺。
報道說,G4方案未經表決即成爲廢案,日本轉而與G4保持距離,試圖通過加強與美國的合作以謀求實現改革,但美國卻行動遲緩。
在圍繞G4方案而對立的美國和德國之間,日本開始進行斡旋,摸索制定將安理會擴大爲21國的方案,但是美國卻不肯點頭。日本外交官“恨恨地”流露出不滿,稱“美國讓我們‘離開G4’,我們才那樣做的……”。
美國駐聯合國前任大使博爾頓稱,“美國政府支持的改革方案一個也沒有”。副大使沃爾夫也稱,“(擴大安理會)不是美國的問題”。美國支持日本“入常”,但卻從未站在安理會改革的前列。
報道認爲美國也有其理由。G4方案明確記載新常任理事國包括“G4和非洲2國”,21國方案也設想按照地區分配新理事國名額。按照這種方式,如果得到發展中國家的支持,反美國家也有可能進入安理會。
報道稱,安理會有權決定軍事行動,掌管着“世界的生死”。在美國這個“管家”(美國副國務卿伯恩斯語)眼裏,連任期2年的非常任理事國也只是“過客”。
聯合國某高官斷言,“美國決不會容忍”擴大安理會。去年秋季非常任理事國改選時,反美的委內瑞拉曾提出參選,但在美國徹頭徹尾的干擾之下而不得不放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