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落在河北區中山路上的造幣總廠舊址,現在僅存一座門樓和兩個半四合院,雖然它已失去了昔日的輝煌,但是它的建立爲中國近代金融業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天津市河北區文保所呂所長接受記者採訪時感慨地說。
造幣總廠是在清朝末年社會動盪、幣制混亂時期,由時任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的袁世凱一手創辦的。當時各地都效仿天津的幣制改革,後來南方各地的造幣廠都統一歸屬造幣廠,因此造幣廠改稱造幣總廠。昨天,記者來到中山路東側,青灰色的高大門樓映入眼簾,與它下面現代裝修風格的商鋪形成鮮明對比,門樓上時任大清銀行總務局長吳鼎昌書寫的匾額“造幣總廠”四個大字剛勁有力,從它僅存的不到三分之一的部分建築上,依稀可以找到當年的壯觀與輝煌。
據瞭解,造幣總廠院內原有房屋五十多間,除兩個半四合院外,還有一處兩層小樓,傳說廠內還有兩條祕密地下通道,一條通往原勸業會場即今中山公園,另一條則經大經路(現中山路)通往對面的原北洋銀元局總部。
目前,造幣總廠舊址區域已被納入中山路特色文化商貿街的改造項目之一,此處將籌建國家級近代造幣博物館。原先用來連接北洋銀元局總部與造幣總廠的地道,也將按照原樣進行恢復,並在地道盡頭設立反映造幣和運送錢幣場面的蠟像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