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繞月探測衛星”發射步驟圖。背景說明:作爲中國第一顆月球衛星,“嫦娥一號”的發射時間是全球華人和海內外媒體共同關注的熱點。3月中旬,國防科工委主任張雲川介紹了“嫦娥一號”月球衛星的相關情況。這也是該領域權威專家首次向媒體公佈“嫦娥一號”發射時間和具體情況。中新社發gip作
記者六日從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獲悉,目前,中國探月一期繞月探測工程各大系統已基本完成試驗與測試工作,預計年內執行發射任務,探月二期也已完成總體實施方案編制論證。
該委員會在近日舉辦的“國防科技工業自主創新座談會”上稱,與繞月探測工程進展同步,中國國防科技工業領域各重大專項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已經進入研製階段;大型飛機已正式立項,開始組織實施;大型液化天然氣船攻克關鍵技術,已成功下水;ARJ21支線飛機全面進入總裝階段,已開始全機對接;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等專項方案編制工作取得重要進展,並已開展部分關鍵技術先期研究。
一年多來,一批高新武器裝備重點型號完成設計定型或定型試驗,科技創新對重點型號研製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同時,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積極參與二○○八北京奧運工程建設,自主研製成功奧運火炬、奧運槍彈、爆炸物安全檢測裝置等,爲科技奧運做出重要貢獻。
截至目前,中國民用航天、民用航空、核電、民船、民爆等標準體系建設全面啓動;覆蓋中國全部地域的海洋環境、大氣環境試驗網站基本建成;空間環境的研究試驗工作初步展開;首次開展國防關鍵技術評價工作,初步形成未來一段時期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的關鍵技術譜系,初步構建出中國軍工材料體系。
統計數據顯示,僅去年一年,中國國防科技工業行業就有七百七十九項科研成果獲國防科技進步獎,二十八項成果獲得國家獎。國防科工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國防科技工業今後將大力推進軍品科研生產和民用產業兩個技術創新鏈建設,由注重產品發展向注重產業發展轉變,向上下游產業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