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方式:銀行授信額度→個人持卡支付→單位報銷還款→財政實時監控。
支付結算範圍:差旅費、會議費、招待費和5萬元以下的零星購買支出等。
財政部26日宣佈,將從本月起率先在中紀委、中科院和宋慶齡基金會三家中央預算單位試行公務卡試點,並計劃到2008年在全部中央預算單位實施公務支出刷卡消費,在2010年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公務卡制度。
用公務卡這種現代化支付結算工具取代公務消費中長期沿用的現金支付結算,最終目的是實現公務消費的透明化,從源頭防治公務消費腐敗,堵住現金支付漏洞。
據瞭解,目前國內一些地方也在陸續推出此項改革,包括天津、重慶、四川、山東、湖北、浙江和江蘇等地。
公務卡:特殊的信用卡
近日,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中央預算單位公務卡管理暫行辦法》,擬在中央預算單位推行公務卡管理。財政部解釋,公務卡,是指預算單位工作人員持有的,主要用於日常公務支出和財務報銷業務的信用卡。所有的支付行爲都有據可查、有跡可尋,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現金支付結算,有利於從源頭上堵住現金支付漏洞,實現透明消費,切實把公務支出置於陽光之下。
證實交易才能報銷
據瞭解,公務卡是爲滿足企事業單位差旅及其他公務消費管理需要而設計的,不得用於私人用途。持卡人在日常公務支出時,使用公務卡刷卡消費並取得交易憑證和發票,據此到本單位財務部門報銷。到期還款時,由單位財務部門將款項直接支付給髮卡銀行。
與現行的現金支付、先開支後報賬的公務消費制度相比,公務卡制度一方面能夠快捷地辦理支付結算業務,另一方面又具有財政財務管理的獨特屬性。啓用公務卡後,在證實真實交易後,才能予以報銷。
◇觀點
從源頭防治消費腐敗———財政部有關負責人
用公務卡取代公務消費中長期沿用的現金支付結算,最終目的是實現公務消費的透明化,從源頭防治公務消費腐敗,堵住現金支付漏洞,實現透明消費。
有分析人士認爲,採用公務卡可以有效地杜絕公務消費中的一些腐敗行爲,包括使用虛假髮票報銷或虛開報銷發票等。
技術手段非治本之策———中央黨校研究室教授辛鳴
這個政策,對於預防腐敗的作用是客觀的,能從公務卡看清楚錢花在哪兒,從這方面來說,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應該給予積極的肯定。
但我們也不能高估其作用。畢竟這只是一種技術上的手段,而非治本之策。要從源頭上治理,最主要的是,在預算上做到嚴格、科學、透明,預算上沒有口子,不管是現金還是公務卡,都能起到治本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