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第二十一次參議院選舉投票今晚結束,安倍內閣在上臺十個月來接受的這第一次大考中,敗局已定。據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晚已表示了繼續執政的意向,而自民黨的參院議員會長青木幹雄則已表明辭職意向。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自民、公明兩執政黨在此次參院選舉中喪失在參議院的過半數優勢已成定局,最大在野黨民主黨表示“安倍晉三首相未能獲得國民的信任”,因此今後將加強與執政黨的對決態勢。
民主黨表示,今後的計劃是首先在選舉後的臨時國會獲得參院議長的職位,掌握國會運營的主導權。再以參院爲“槓桿”,動搖執政黨陣營,爭取儘早解散衆院,通過舉行大選以實現掌握政權的“夙願”。爲確保在參議院的主導權,民主黨將再次向共產黨、社民黨、國民新黨及新黨日本等其他在野黨發出組成“統一戰線”的呼籲。
民主黨方面表示,將關注安倍與執政黨的應對,再製定在國會的策略。
報道說,養老金記錄不全、政治與金錢等問題的處理方式令選民大爲不滿,從而對首相安倍十個月來的政權運營下達了嚴厲“判決”。其最大的敗因是出現了約五千萬件養老金記錄無法確認歸屬的問題。“政治和金錢”的問題影響也不可小覷。前行政改革擔當相佐田玄一郎因含糊不清的政治資金問題而辭職,前農相在沒有對嫌疑解釋清楚的情況下自殺身亡。一波未平一波起,新農相赤城德彥政治資金問題又不斷浮出水面,這些問題都進一步增加了國民的不信任感。
此外,前防務相久間章生因稱美國投下原子彈是“無奈之事”而引咎辭職,厚生勞動相柳澤伯夫又稱女性是“生育機器”,最近外相麻生太郎又稱“即使老年癡呆症的人也懂”。這些內閣成員雖然相繼出現不當言論,卻還是獲得了首相的袒護,安倍因此被嚴厲指責負有不可推卸的任命責任。
安倍的修憲、容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的“脫離戰後體制”路線在民主黨“生活第一”的主張前也顯得蒼白無力,沒有得到選民的支持。
另據報道,自民黨的參院議員會長青木幹雄29日夜間在民間電視臺的節目中表示,“當然瞭解”自己對自民黨在參院選遭遇慘敗所負有的責任,表明了辭職意向。
而安倍晉三29日夜對其身邊人士表示了繼續執政的意向,稱“謙虛地接受選舉結果,今後也將傾聽國民的意見,推進改革”。
媒體指出,執政黨雖然在衆議院佔三分之二以上議席,但由於在參議院將陷入少數派,今後重要法案和預算案必將很難獲得通過。安倍即使不下臺,今後擺在他面前的道路也必將更加艱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