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7月,武清警方連續奮戰4晝夜,成功將一廣西籍涉嫌“調包”詐騙、搶奪、吸毒的犯罪團伙一網打盡,9名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此戰,一舉破獲“調包”詐騙、搶奪案件20餘起。
膽大疑犯儲蓄所前下手
今年7月26日上午9時許,家住武清區的侯先生到儲蓄所支取了兩萬元現金後,裝在隨身攜帶的手包內從銀行出來。沒走多遠,侯先生髮現地上有一黑色手包,遂拾起查看。正在此時,一名男青年躥出來,大喊:“哎!你怎麼拿我的包?”話音未落,男青年已將侯先生裝錢的手包搶走。侯先生還沒有反應過來,那人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當侯先生明白過來,打開剛剛從地上拾起的手包時,發現裏面裝着兩捆冥幣。
公安武清分局梅廠派出所接到報警,立即將情況上報分局刑偵支隊。刑偵七大隊多名偵查員火速趕赴現場,會同梅廠派出所對案件展開了調查。
辦案民警對現場儲蓄員及有關羣衆進行了大量走訪,並調取儲蓄所監控錄像,對發案時間段內的可疑人員進行了認真分析,判斷此案爲兩人以上合夥作案。與此同時,辦案民警經認真梳理,發現這起“調包”搶奪案在作案手段和嫌疑人特徵等多個方面,與近期發生在管界黃花店、汊沽港及北辰小澱等地的多起“調包”搶奪案類似。隨後,“7·30”專案組成立,展開了對上述多起案件的併案偵破工作。
9名嫌疑人先後落網
由於線索少、排查範圍大,案件的偵破工作進展緩慢,就在辦案民警絞盡腦汁查找突破口時,梅廠派出所民警得到一條重要線索:有3名廣西籍人與系列搶包案件受害人所描述的疑犯體貌特徵相近,現住在市區某招待所。得此信息,辦案民警連夜趕往招待所,將兩男一女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並在房間內發現少量毒品海洛因、片刀及20餘沓冥幣。
經查,犯罪嫌疑人分別爲鍾某(41歲)、姜某(37歲)、從某(26歲)。幾人堅稱是賣冥幣的,因爲是同鄉,爲了出門在外互相有個照應,所以住在了一起。至於警方查獲的片刀等物說是爲防身之用,審訊一度陷入僵局。
經研究,專案組決定通過發動羣衆提供線索並尋找多起案件中的受害人進行辨認,力爭從外圍獲取證據。不久,幾名知情羣衆和受害人來到審訊地點。當鍾某看到被他騙過的一名受害人時,臉上閃過一絲慌亂。這一細小的情緒變化沒有逃過民警的眼睛。兩個小時後,好消息傳來,從某開始了實質性的交代。
取得了兩方面的突破後,民警對鍾某展開了心理攻勢。很快,鍾某像戳破的氣球馬上泄了氣,“竹筒倒豆子”般交代了這個廣西柳州籍犯罪團伙交叉結夥實施“調包”詐騙、搶奪20餘起的犯罪事實,並交代還有6名團伙成員在市郊一帶活動。很快,6名涉案嫌疑人浮出水面。民警迅速採取行動,將6人抓獲,並在6人住處搜出大量冥幣和現金,同時發現少量毒品海洛因和片刀等物。
“意外之財”不可貪
經審訊,9名犯罪嫌疑人全部來自廣西柳州。今年6月底7月初,9名犯罪嫌疑人先後來津,糾集在一起,訂立攻守同盟。他們通常兩三人交叉結夥,選擇銀行、信用社以及郵政儲蓄所“守株待兔”。作案目標一般選擇剛取完款欲離開的人,一旦確定目標,便故意將包棄在路上,然後以分錢爲誘餌將事主的錢財騙走。如此法不行,便改騙爲搶。自7月13日以來,這個犯罪團伙先後在本市津南區、北辰區及武清區等地先後作案20餘起,騙取現金58000餘元。
據辦案民警介紹,近年來發生在各金融網點附近的侵財案件中,設騙局“調包”侵財案件的發案率最高。這類案件犯罪嫌疑人多抓住當事人愛佔小便宜的心理,導演出一個個非常逼真的騙局。在此,辦案民警提醒市民,面對“意外之財”不可貪,以免落入騙子的圈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