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是七夕節(即農曆七月初七),被視爲中國的情人節。面對這個中國傳統的浪漫節日,一向奉行“無節也造節”的商家似乎並不“感冒”。相比較而言,中國傳統情人節的市場氛圍遠不及西方情人節。
商家對七夕節不“感冒”
日前,津城一些商場的部分珠寶鑽石專櫃在進行七夕節推廣活動,部分化妝品、服裝專櫃上張貼着七夕特別宣傳畫及圖標進行促銷,各種情侶商品成爲七夕節商家的主打產品。但與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相比,七夕節還是受到了本市商家的“冷遇”。本市一家商場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往2月14日情人節的銷售額會是平時的三倍以上,而七夕節的商品銷售增幅不大,一般不會超過20%,因此很少有商家爲七夕節特別花心思。相對於2月14日鋪天蓋地的玫瑰花,七夕節的花市則顯得有些冷清。“七夕節的銷量一般只有2月14日情人節的40%左右。”本市某鮮花店老闆介紹說。記者在網上看到,七夕節的花束一般在80元-150元,遠遠低於2月14日情人節動輒三四百元的價格。
多個領域商機尚待開發
本市各大酒店、飯店對七夕節的熱情更是不高。昨日,記者打電話到本市幾家星級酒店,詢問七夕節會有什麼活動,各酒店均表示一切如常,沒有變化。本市一些酒吧的負責人也表示:“2月14日那天,酒吧肯定會推出慶祝活動,但七夕節一般就不會考慮了。”由於今年七夕節恰逢週日,很利於短途旅遊,但旅行社對定製七夕旅遊線路並不積極。記者在本市各大旅行社近期推出的旅遊線路上看到,專爲七夕節推出的線路爲數不多。
傳統節日缺乏創新經營
勸業場的負責人認爲,七夕節之所以火不起來,主要因爲不像2月14日情人節那麼受市民關注,所以商家也就不會特意推出什麼活動。七夕節不是國家的法定節日,牛郎織女的傳說由於年代較遠,近年來宣傳的力度又不夠,所以不被青年人所重視。相比之下,在西方情人節那天,情侶間互贈鮮花、巧克力,到處都是浪漫的氛圍,商家當然願意投入。
市商業聯合會的負責人認爲,我國許多的傳統節日積澱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應大力弘揚。七夕節等中國傳統節日之所以沒有像西方情人節那樣呈現火爆的商機,其根本原因是商家缺乏創新經營。商家對西方節日的炒作和相關商品的開發已發揮到極致,對傳統節日的關注度卻不高,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可以說明,傳統節日存在較大商機等待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