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逃生過程有如美國大片。
“跑了大概40多分鐘,終於跑出來了。”昨日,另一名逃出來的馬姓礦工告訴記者,他後來才知道,他基本是最後一批逃生者了。
他的胳膊上仍然帶着傷。他說那是那天晚上逃生跳‘猴車’(礦工到井下采煤需要乘坐的一種小型交通工具)的時候被擦傷的。
他說,“當時的情況緊急,一個大浪打了過來,我前面坐在‘猴車’上的幾個人都被掀翻了。“
他幾乎是本能地跳下了車,死死的抓住了‘猴車’下的一根粗電纜。
同時抓住這根電纜的還有另一個同事。
老馬說,大浪裏夾雜着煤渣,打在臉上生痛。他坐在最後,前面的同事被掀下後不知了去向。
在站穩之後,他和同事大聲喊落水的同事,又用礦燈去照,但是能看見的只有渾濁的洪水。
“當時沒想生死的問題,只有一個想法,逃!”
仗着對巷倒的熟悉,他和同事在大水裏狂奔,終於從東井口爬出。
剛出井口,一個朋友就抓住了他的肩膀,原來上面已經上來500多人。
他從廢井口逃出
“我希望井下的工人能夠早日出來。”昨日下午,在華源礦業公司東都住宿區,一位慈祥的老太太既爲自己的兒子從井下安全逃出慶幸,又爲井下100多名礦工的安全擔心。
這位老太太的兒子叫潘若斌(音),她的老伴則已經退休的是該礦的高級工程師,記者採訪時被請去礦裏開會去了。
老太太回憶說,當天她送完小孫子到小學後,回到住宿小區的院子時,發現兒子凌亂地坐在地上,工作服、安全帽、礦燈則亂丟在地上。
老太太說,兒子和兒媳平時租住在張莊,這天上班時間怎麼有時間在院子裏瞎逛呢?
兒子告訴她,井下透水了,還有很多人被困井下。他當時正在裏面工作,突然發現井裏出現了水,大爲吃驚的他趕忙向領導報告,請求撤離。當領導同意後,他連連向同事大喊:“同意了,趕緊上。”
很多老礦工告訴記者,實際上該礦有兩個出井口,一個就在東都,一個在張莊。幾年前,礦上把東都的口子封住了,下井必須從張莊。但是下到井底後,很多人實際又到了東都的底下。至於爲何要關掉東都的井口,礦工認爲可能是礦裏爲了便於管理。
東都的出口地形比較高,熟悉情況的潘若斌急忙找到東都地下一個廢棄多年的井口爬出,逃過了劫難。兒子說他基本是最早逃出來的一批。
聽完情況,老太太嚇了一大跳,趕忙摸住兒子的肩膀。
兒子是特意跑回家找他爸爸瞭解情況的,他爸爸曾經是礦裏的技術骨幹。
老太太趕忙去做中飯,說要給兒子壓驚,但是兒子喊住了她,說不想吃,然後離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