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銀川9月7日電(姜雪城李雪)7日召開的黃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的消息稱,黃土高原現有10萬多座淤地壩,至今累計攔截入黃河泥沙逾210億噸。
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十分嚴重,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達16億噸。黃土高原土質疏鬆、溝壑縱橫,長度大於0.5公里的溝道就有27萬多條,入黃河泥沙總量的60%以上都來自這些溝道。
在長期的治理實踐中,當地農民羣衆創造出了在溝道建設淤地壩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據調查,一座大型淤地壩平均可攔截泥沙8000噸,中型淤地壩平均可攔截泥沙6000噸,小型淤地壩平均可攔截泥沙3000噸。
從2003年起,中國水利部安排專項資金,啓動實施了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淤地壩試點工程。淤地壩試點工程涉及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山西、內蒙古等6省區。到去年底,這些省區總共建成各類淤地壩2995座,形成了一批防護體系完善的壩系。
據水利部初步測算,加上早年建設的淤地壩,目前黃土高原的淤地壩已達10萬多座。僅2003年以來建設的淤地壩就使3000多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控制,累計蓄滯洪水4億立方米、攔截泥沙5億噸、淤積形成壩地8萬多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