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高標準努力創一流
——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會上的發言
中共和平區委書記李潤蘭
市委舉辦這次讀書會非常及時、非常必要。通過認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使我們深受教育,思想認識上有了新的提高。這次隨張高麗書記和戴相龍市長率領的市黨政代表團到上海、廣東、深圳和廈門等地進行考察學訪,感到收穫非常大。所到之處,看到的是各地抓住機遇、大幹快上、熱氣騰騰的建設場面,感受到的是各地幹部羣衆幹事創業、奮發有爲的工作激情和實現新一輪跨越發展的恢宏氣勢。所見所聞受震動、受觸動,也很激動,開闊了眼界,受到了教育,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聯繫實際思考了一些問題。主要收穫概括起來是:學到了一種精神,樹立了一種標準,堅定了一種信念。
1、學到了改革創新精神
胡錦濤總書記深刻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一次新的偉大革命。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深圳和廈門市都是我國最早的經濟特區。深圳能夠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爲一個現代化大都市,廈門能夠從一個海防前沿城市發展成爲海峽西部的中心城市,靠的都是改革開放。他們那種強烈的改革開放意識使我們深受教育,他們那種一往無前的開拓創新精神使我們最受啓發。有以下兩點體會最深。
一、是不滿足現狀,勇於進取
深圳在改革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的形勢下,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在總結成績的同時善於查找差距。正是這種不盲目樂觀、不滿足現狀的進取精神,使他們不斷拓展發展思路,不斷破解發展難題,不斷增強城市的發展後勁,始終保持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聯繫我們的實際,感到這些年來,天津確實有了很大發展,我們和平區也有很大變化。但放到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放到全國競相發展的大勢中,感到我們也確實存在不小的差距。差距就是潛力,就是發展空間。我們應該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就我們和平區來說,“十五”期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2.63%,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4.43%。200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0億元,增長16.79%,區級財政收入12億元,增長17.36%。今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4億元,增長15%,區級財政收入7.1億元,增長18%。應該說,我們自己和自己比成績是明顯的。但是通過比學先進,看到了很大的差距。最近,查閱了北京、上海、重慶三個直轄市中心城區的經濟數據就很說明問題。北京東城區面積25.38平方公里,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65.3億元,同比增長10%,區級財政收入41.8億元,同比增長10%;上海黃浦區面積12.49平方公里,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0.28億元,同比增長9.2%,區級財政收入42.55億元,同比增長10%;重慶渝中區面積22.56平方公里,地區生產總值260.04億元,同比增長8%,區級財政收入13.18億元,同比增長18.5%。通過這些數據比較,一方面看到我們的經濟總量不如人家大,財政收入不如人家多;另一方面,我們的增速比他們快,看到了我們的後發優勢。我區區域面積小,不足10平方公里,發展空間有限,交通、停車等基礎設施滯後,這些都是制約發展的瓶頸和突出問題。但同時,我們也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商務商貿和教育衛生事業比較發達,特別是我們還有一批可拆遷改造的破舊平房和舊樓區,這些都是發展的資源和空間優勢。如何在不足1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充分發揮寸土寸金的區位優勢,挖掘潛力,創造更大的價值,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這既是我們面臨的一大課題,也是我們正在積極破解的問題。市第九次黨代會後,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市委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完善和提升發展思路,提出了“把握新機遇,開拓新思路,挖掘新潛力,實現新發展,建設新和平”的工作思路和實現“六個率先、六個走在前列”、建設繁榮文明和諧新和平的目標任務,明確到20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區級財政收入再翻一番,分別達到640億元和24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5%以上。我們決心在市委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區幹部羣衆積極進取,紮實工作,努力開創和平區改革發展的新局面,爲全市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二、是不因循守舊,勇於創新
這次考察學訪中,深圳市提出改革創新是深圳的根,是深圳的魂,要把深圳建成特別能改革,特別能開放,特別能創新的地區,還提出了要把增長點放在改革創新上,出路放在改革創新上。通過考察學訪,深切感到,在當前進入科學發展的歷史時期,我們面臨着大量的新情況、新問題,人民羣衆也有很多新期待。只有認清形勢,勇於創新、善於創新,才能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實現新發展。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最近,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勇於探索、敢於攻堅、善於創新,分析新情況,把握新特點,提出新思路,不斷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這些重要論述,都是指導我們改革創新的重要理論和行動指南。
首先,創新就要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解放思想,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我們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斷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的一大法寶。只有解放思想,自覺做到思想上與時俱進,各項工作才能開拓創新。其次,創新就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堅持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善於把中央的精神、決策部署和本地的實際相結合,找準貫徹落實的切入點,以創新的思維和招法,創造性地抓落實、促發展。第三,創新就要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當前,我們正處在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面對新的矛盾和問題,只有用創新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矛盾,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才能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樹立了更高標準
這次考察學訪中,感到各地在發展中都堅持爭創一流,不論是制定發展目標還是實施發展舉措,都自覺堅持高標準,追求高水平,不幹則已,幹就幹好,幹就瞄準國際水平和世界一流水平。比如,深圳提出要放棄中低端,走高端化的發展路子,在產業取向、人才取向和區域取向上都向高端化發展,把城市功能、區域功能都定位爲高端,提出要種高產田,追求地均、人均價值的最大化。比如,上海提出在競爭的形勢下,處處都要搞精品。他們的精品意識非常強,這種精品意識充分體現了工作上的高標準。通過學訪和思考,使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經濟社會發展到今天,各項工作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高標準,追求高水平。
一、是堅持高標準就要樹立強烈的發展意識
發展是硬道理,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當今世界,國家之間、城市之間、地區之間的競爭,主要是經濟實力的競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爭取主動,就必須加快發展,壯大經濟實力。胡錦濤總書記在6·25講話中指出:“發展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始終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物質基礎。”考察學訪使我們感到,當前全國各地都在加快發展,形成了新一輪的發展熱潮和競相發展的態勢。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小進也是退。這次通過比學先進,使我們進一步強化了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增強了發展的危機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我們要更加自覺地抓發展、謀發展、快發展,努力做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發展,創造一流的發展業績,在激烈競爭中贏得主動,求得更大發展。
二、是堅持高標準就要有明確的發展目標
上海市提出要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等四個中心,去年經濟總量突破了一萬億元,財政收入160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60億元。深圳市的年均增速達到了27%,去年經濟總量達到了5800億元。我市第九次黨代會制定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即到2011年,全市經濟總量要超過800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要超過8000美元,財政收入要突破2000億元,這一奮鬥目標,充分體現了市委工作的高標準,也爲全市的發展指明瞭方向。這樣一個目標,對於進一步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激發幹勁,實現天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三、是堅持高標準就要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繼承和發展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當前,全國各地都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比如,深圳市提出過去殺出了一條改革開放的血路,現在要走一條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路,過去是速度深圳,現在是和諧深圳、效益深圳。深圳市把落實科學發展觀細化爲指標體系,確定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人的發展等指標,同時對民生問題提出了一套淨福利指標體系。上海市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提出了重點建立三個體系,即環保體系、農業服務體系、城市安全和能源體系;重點解決民生方面的三個問題,即就業、社會保障、城市管理的思路。上海市高度重視社區建設,提出了在街道社區建立三個中心:一是以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爲主的社區服務中心,二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是社區文化中心。通過考察學訪,進一步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3、堅定了又好又快發展的信念
通過這次考察學訪,使我們看到了各地競相發展的大勢,學到了真經,進一步增強了機遇意識、創新意識和實幹意識,更加堅定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全市上下形成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濃厚氛圍,呈現了強勁的發展態勢。市委、市政府實施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極大地鼓舞和激發了全市幹部羣衆建設新天津的政治熱情。我們和平區決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爲開創天津更加美好的未來做出新的貢獻。
1.、必須加快經濟發展
按照市黨代會關於中心城區的發展定位,我區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創新發展思路,轉變增長方式,提高經濟效益,擴大經濟總量,不斷增強綜合服務功能和輻射帶動能力,走出一條挖掘內涵與投資拉動相結合的經濟發展新路。市第九次黨代會後,我區大力實施服務業強區戰略,進一步調整和完善了服務業發展思路,即“規劃引導、項目支撐、擴大總量、提高質量”,推動服務業更好更快發展。
一是規劃引導。在市“十一五”規劃中,我區定位爲中心商貿區、商務中心區、文化旅遊區、都市宜居區。據此,我們制定了“168”經濟社會發展佈局的總體規劃。爲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堅持以規劃爲先導,對一條經濟帶、六個功能區和八個重點行業分別制定實施規劃。目前,已經完成了南京路和濱江道兩個功能區的規劃,其他四個功能區的規劃正在抓緊制定。通過制定規劃,使我們感到規劃出空間,規劃出效益,較好地破解了發展空間小的難題。同時,我們正在加緊制定八個重點行業的發展規劃。按照中心城區的功能定位,我們提出了控制發展住宅,適度發展商業設施,大力發展商務樓宇,保護開發風貌建築的思路,充分發揮規劃的先導作用,形成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格局。
二是項目支撐。項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也是增強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支撐,我們一直把招項目、建項目作爲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當前我們要加快37個在建項目建設進度,積極推進12個擬建項目,盯緊盯住盯成正在洽談和儲備的30個項目,進一步加快發展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增強經濟發展的後勁。
三是擴大總量。目前我區服務業佔經濟總量的91.12%。儘管我區服務業的比重比較高,但是我們感到,總量還不夠大。我區確定今後五年服務業的總量要翻一番,今年上半年全區服務業實現GDP150億元,增長18%。我們要按照下半年比上半年好的要求,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擴大服務業的經濟總量。
四是提高質量。要在優化服務業結構上下功夫,堅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提升改造傳統服務業兩條腿走路。一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目前,我區現代服務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已經佔到41%,其中現代物流業已經佔到經濟總量的13%。要加快樓宇經濟、總部經濟的發展,着力引進、培育和發展金融、現代物流、服務外包、創意產業和中介服務等新興業態,促進現代服務業的更大發展。二是提升改造傳統服務業。堅持以市場爲導向,以信息技術爲手段,適應都市消費的新趨勢,實施品牌帶動戰略,不斷提高餐飲、百貨業的佔有率和競爭力。加快推進金街、濱江道商業繁華區的提升改造,使之成爲國際國內知名的商業街、北方經濟中心的商業窗口。通過不懈的努力,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全面提高我區經濟發展水平。
2.、必須堅持改革開放
要牢牢抓住服務業全面對外開放和濱海新區加快開發開放的重大機遇,瞄準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繼續保持招商引資的強勢,努力招大引強,強化投資。要按照張高麗書記提出的要求,不論大中小、不論所有制、不論內外資,只要是好項目,都要積極引進。上半年,我區實際利用內外資近4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0.02%和265.2%,其中主要是金融類、房地產類、高科技和商貿商務企業。我們要從實際出發,大力引進那些佔用土地資源少、經濟效益高、發展前景好的成熟企業,做到建設一批、洽談一批、儲備一批,爲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增長點。要大力發展非公經濟,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生機和活力。大力優化投資發展環境,進一步提高區域競爭力。
3.、必須高水平建設和管理城市
市黨代會後,市委作出了抓好20項民心工程的重大決定,這是推進中心城區加快發展和全面提升的重大舉措。我們要抓住這一重大機遇,加快推進我區20項民心工程的實施,推動城市建設和管理取得突破性進展,使城區面貌有新的更大的變化。我們提出,城市建設要集約化,城市管理要精細化,進一步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城市建設集約化,就是要科學規劃,珍惜每一寸土地,用好每一寸土地,加大單位面積投資強度,實現單位面積效益最大化,發揮土地的集約效應。城市管理精細化,就是大力推進網格化管理,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每一個區域、每一個點位都要管理到位,實現管理的全覆蓋。特別是對城市的綠化、美化、淨化、亮化,都要堅持先設計後建設,增加文化內涵,着力打造精品,努力塑造中心城區的嶄新形象。
4.、必須大力推進和諧城區建設
千方百計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重點做好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的穩定就業工作,確保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2%以內。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失業、養老、醫療、工傷、生育社會保險制度建設,廣泛開展助殘、助困、助學活動,努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大力開展和諧樓門創建活動,積極發揮社區各種社團組織的作用,不斷提高和諧社區建設水平。大力發展科教文衛等社會各項事業,不斷滿足羣衆物質和精神需求。深入細緻地做好新形勢下的羣衆工作,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確保社會安全穩定。
5.、必須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政治建設
深圳和廈門市都是首批全國文明城市,在深圳和廈門市區到處可以看到“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文明城市是我家,城市文明靠大家”等宣傳標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氛圍十分濃厚。我區作爲首批全國文明城區,要進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推動力度,在組織領導、宣傳發動、狠抓落實上下更大的功夫,不斷鞏固和發展我區精神文明創建成果。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在全區形成團結民主、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6.、必須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
今年以來,我們在全區處級以上領導班子中開展了強思想、強能力、強黨性、強紀律、強制度的五強學習教育活動,舉辦了爲期三個月的部分處級幹部和後備幹部培訓班,選拔近百名幹部到重點工程一線進行實踐鍛鍊,最近拿出17個副處級領導幹部職位在全市進行公開招聘,我們要在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我們要向先進地區學習,按照市委的要求,緊緊圍繞發展大局,努力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爲朝氣蓬勃、奮發有爲、團結和諧的堅強領導集體。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決策目標、執行責任、考覈監督三個體系,加大對幹部教育培訓、選拔任用和監督考覈的力度,努力建設一支幹事創業的高素質幹部隊伍。
7.、必須保持奮發有爲的精神狀態
通過考察學訪,感到各地在抓發展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魄力大、幹勁足,各級領導幹部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工作,這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我們要按照市黨代會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振奮精神,真抓實幹,開拓創新,教育和引導各級領導幹部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幹事創業上,團結帶領幹部羣衆努力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七大的勝利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