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女青年相互結識交往,本應大方得體互相溝通,然而時下不少高知、大齡男女青年在婚戀問題上卻出現“瓶頸”。記者連日來相繼採訪了三次規模在300人以上的中型“鵲橋”聯誼會,發現不少男女青年在與異性溝通上存在“短板”。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近半數未婚青年不知道如何得體溝通,這讓在現場組織“撮合”的專業紅娘頗感撓頭。
記者近日在一次青年聯誼會上看到,大多數相親的人更願意與身邊的同性交流,不少人都在現場臨時抓個“姐妹兒”、“哥們兒”聊天,羞於對自己心儀的異性展示自己,不好意思上前搭話。甚至有不少心急的家長,進入相親會場內,幫自己的孩子牽線搭橋,看到條件不錯的人選便努力“推銷”,硬把對方拉到自己兒女身邊,使得參加聯誼的大齡青年依賴感更強,不願邁出相互結識的第一步。
長期在青年聯誼會現場服務的張老師說,相親的過程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向異性展現自己,需要把自身最閃光的地方加以修飾。像這樣“磨嘰”,不好意思開口和異性接觸,並不符合現代年輕人的生活節奏和性格特點,也不利於展示自己,年輕人還要主動些才行。
|